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踏青

(2018-04-05 23:56:50)
分类: 散文随笔

    踏青之俗在我国是有传统的。在汉代以前,踏青活动一般是在农历三月上旬的上巳节进行;魏晋时期,三月初三为踏青节;到了宋代,踏青活动就被固定在了清明前后,并且还举行捕蝶、拔河、荡秋千、放风筝等系列活动,一如宋诗所交待的:“今年寒食在商山,山里风光亦可怜:稚子就花拈蛱蝶,人家依树系秋千。”欧阳修在《踏青》中的描绘更是生动传神:“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自然,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南北方的气候差异很大,踏青的时间也是不尽相同,最早的正月初八就开始了,《月令广义》载:“蜀俗,正月初八日,踏青游冶。”而在北方,据《宛署杂记》说:“端午日,士人相约携酒果游赏天坛松林……名踏青。”这就像南方的植树节在3月,而北方却要到4月才植树一样。不过,时节的或早或晚,不会影响人们对春天的向往、对踏青的喜爱。

  “江上冰消岸草青,三三五五踏冰行。”窝了一冬天的人们向往踏青,南郊实在是个不错的去处,那梨花是一定会让你心醉的。“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宋人吴惟信在《苏堤清明即事》中的句子,我以为用在南郊也是很贴切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正定古城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