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命而阅读
(2018-03-23 22:46:13)分类: 读书 |
朱熹曾说,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其实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们在读书时,如果最后你再能写出被评书籍的感悟、升华和更深的洞见,那你就算真正读懂了这本书。如果想对书评有所了解,不妨看看美国作家威尔·施瓦尔贝所著的《为生命而阅读》,本书通过《放慢脚步》等26篇阅读故事,审视自己的生活方式,了解自己和周围的世界。
对于作者来说,阅读是一种重塑自我的方法,也可以了解世界,并找到生活中大大小小问题的答案。在每章中,他讨论了一本特定的书,以及我们共同关心的问题。这些书涵盖了几个世纪和诸多流派:从斯图尔特到《火车上的女孩》,从《大卫·科波菲尔》到《奇迹》,从《乔瓦尼的房间》到丽贝卡,从《1984》年到《大海的礼物》。读完此书你会发现,刚开始读书的你和读完书的你已不再是同一个读者。因为读书为你开辟出新的道路,每本书都会改变你的生活。
譬如在《放慢脚步》中,作者谈到了林语堂的人生经历及其1937年出版的《生活的艺术》。这本书出版后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全世界几乎人手一本,可见用英文写作的林语堂在当时就成为了世界性的畅销书作家。这本书为简单生活和吃喝正名,不鼓励为更多的物欲而奋斗,在今天仍有积极意义。林语堂想找到一剂解药,来解救他周围那些野蛮的竞争和疯狂的举动,不仅仅是在他出生长大的中国,还包括他工作生活过的法国、德国,以及他年轻时短期求学和撰写该书时所生活过的美国。林语堂渴望告诉人们如何享受生活,在书中,除了一般常识,他还运用中国古老文化来说明享受生活的重要性。作者谈到,随着他反复阅读《生活的艺术》,愈加意识到它并非讲述闲适哲学,而是如书名所示,它诠释了生活的艺术。
不读书的人只活了一次。爱读书的人,活过一千次人生。这本书充满灵气而又迷人,无论是对施瓦尔贝,还是对我们来说,阅读都是让我们的生活不再陷入深渊的最后的伟大的希望。
前一篇: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好好生活呢?
后一篇:樱花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