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书香”是什么香

(2018-01-30 08:09:20)
分类: 散文随笔

那么多的古籍,能保存到今天,应该说芸香草是有一份功劳的。

古代的化学技术远没有今天发达,人们在生活中遇到问题,常常利用自然植物的功效来解决。古人认识到了芸香的驱虫作用,便开始使用在古籍的保护上。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说:“古人藏书辟蠹用芸。芸,香草也,今人谓之七里香是也。叶类豌豆,作小丛生,其叶极芬香,秋间叶间微白如粉污。辟蠹殊验,南人采置席下,能去蚤虱。”宋代梅尧臣也有诗曰:“请君架上填芸草,莫遣中间有蠹鱼。”古代还把校书郎称为“芸香吏”。所以古人常把芸香放到书橱里,用来防蠹杀虫,呼吸其香气。

而生活在今天的人们,将很多有效的“土办法”扔在一边,钟情于化学合成的粉末试剂,让化工产品充斥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躲不开,避不了,最后落得个自食其果的下场。反过来,纯天然成为一种号召力很强的诱惑。

历史上被人们所认知,具有香气的植物像沉香、丁香、郁金香、肉豆蔻、胡椒等被称作香料的不下几百种,很多可以防虫,但古人为何偏偏垂青于芸香呢?我想,原因有三:一是芸香具有防杀虫功效;二是其香气浓郁,闻起来感觉十分舒朗;三是芸香生长的范围广泛,比较容易采集到。

其实,芸香虽有防杀虫作用,但功效有限,书虫也不是一两种,不能把所有杀虫的担子都压给芸香,毕竟需要防范的虫害是凶猛的、多样的、复杂的,很多虫子还会进化到适应它的天敌。人们在古籍保护传承上,与虫害的斗争进行了几千年,最终也没分出胜负。而书香却一直在飘散,这倒是个不争的事实。

我们常常听到“书香门第”这句话,意思是说哪户人家上辈有读书人,著书立说,惠及子孙,后代也传承先辈意志,学业有成,代代相传,这一说法确也借用了芸香的美名。

一种植物,千百年来能和文化关联起来,被赋予雅致的寓意,实在是它的福分。

而另一方面,对“书香”的误解也时常发生在我们的生活中。常能看到一些比较有文化的人,写出文章,说打开某某人送的新书,“阵阵书香扑面而来”,赞美的同时,不忘用“书香”二字。他们把植物原料等经发酵后形成纸张的味道,以及油墨的气味当成书香味,还写出闻着有多舒服享受之类的文字,多少有些强作欢颜了。那种味道,咋一闻,也并不难闻,但绝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所说的“书香”。其实,那种油墨的味道是一种怪异的气味,对人是有害的,但却被很多“文化人”一直误解着,这一误读恐怕有上百年的光景了。

平时我们听到的“书香”一词,更多是具有一种象征意义。它是指书籍能给我们提供有益的知识,像香气一样地散发益人,滋养人。

闲暇之余,打开书架,阵阵香气飘散开来,让人神清气爽,并在心灵上和文化上有一种亲近感,也算是舒心养性吧。

书房建在阁楼,再增添芸香的味道,芸香阁是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