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有多情月
(2017-10-03 05:19:19)分类: 散文随笔 |
|
|||
不管古人还是今人,提到秋天,多半都绕不开月亮的话题,诗人尤其如此。有些诗人直言秋月,有些诗人则将月色隐身于诗的意象和意境之中。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那是李白的秋天,“西掖曙河横漏响,北山秋月照江声”,那是温庭筠的秋天,“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那是程颢的秋天,“秋月的深夜,没有虫声搅破寂寞,便悲哀也难和我亲近”,这是殷夫的秋天。写诗的人不同,表达的心绪当然也是不一样的。有人写愁怀,有人唱秋声,有人诗中则有欢喜,但在悲与喜之间,是怎么也掩藏不住的对于秋月和如水月光的偏爱。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如这两句佛家偈子所言,没有月亮的秋天很难算是真正的秋天。当然,一年四季都有月亮,每个季节的月亮都有盈缺,只不过秋天的月亮似乎弯时来得更加俏皮一些,圆时来得更加皎洁一些。 某个月光皎洁的夜晚,一个羁旅他乡的游客在客栈中醒来,看到纸窗里倾泻进来的月光,因是睡眼惺忪,竟把它错当成了这个季节常有的“霜”,可是抬头望去,便知之前一切都是自己的幻觉。墙角处,几只秋虫弹奏着熟悉的旋律,勾起了旅人心里头的思乡之情,恍惚间再看时,故乡似乎就被装在广寒宫里了。 月亮照在客栈门口,也照在宽阔江面上。江上有一叶孤舟,舟中有三五好友,觥筹交错间,诵着明月之诗,歌着窈窕之章。满天星子像一颗颗棋子,落在棋盘上,但月亮从云端里款款现身的时候,星光黯淡了下来,大地上的物事却倏然亮了起来。那个请客吃饭的人悠悠然来了一句:“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因这一席话,同是月色,秋天的月色显得格外多情。 不过,很多时候人们之所以将秋天和月亮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其中一个叫中秋的节日。三秋之半,中秋之夜,月作圆盘,人亦团圆。通常,离中秋日子尚远,超市、小店里卖月饼的人先忙活起来了。闻着味道,外出的游子会早早地订好机票、车票,赶在中秋之前回去家中与父母妻儿团聚。至于那些个不能回家的人,吃着月饼,望着明月,借月传情,然后在心里赌誓“明年中秋一定要回去”。兴许,他们抬头望月的时候在另一个地方他们的家人也在月亮下望着。魏晋乐府诗里有一首《秋有月》,诗中便有如许句子:“仰头望明月,寄情千里光。” 秋月不比春月,有百花捧着,也不比夏月,有萤火虫互为呼应,但它落脚之处,常常是人心里最隐秘的地方。我们不管走多远的路,去多偏远的村庄,都无法逃离秋天那轮月亮的羁绊。这羁绊,其实也是一种牵挂。 秋日有时多阴雨天气,月光因此变得更加珍贵。雨一场接一场地落,天一天比一天地冷,当身上的短袖换成了长袖,随后又换上了秋装和秋裤。待到雨霁云消,月亮出来时,似乎多了几分清寒。然而,放眼红尘世界,那些洒满月光的角落分明是尘世间最温暖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