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栗花飘香

(2017-06-22 09:50:18)
分类: 东西南北

 

http://jjrb.bjd.com.cn/images/2017-06/22/05/wmf76102_b.jpg

 


http://jjrb.bjd.com.cn/images/2017-06/22/05/wmf76104_b.jpg

 

    



    又一年葱茏夏日,又一场栗花飘香。

    每到初夏,京郊漫山遍野的栗花,像一片片鹅黄的云锦,绣满山水之间。穿行在栗林之中,空气中诱人的花香,扑面而来,沁人心脾。还等什么,这个周末,邀上三五好友,相聚山里,尽享栗花香。

    闻香

    渤海栗林花海

    栗花放弃春天,不与桃花争艳,不与梨花争洁,朴实得只有嫩黄的一色,却刚好有了自然质朴的气质,默默开在群花凋谢之后,藏在大山深处,即便是落花坠地,也还散发着一股清香。

    六七月份,整个渤海镇郁郁葱葱,栗花盛开,在漫山遍野的栗树林中,一簇簇毛茸茸、淡黄色的栗花攒聚在一起,散发出沁人心脾的香气。置身渤海,随处都能感悟到栗花的气息,即便你在十里之外也能闻到淡淡的、甜甜的、绵绵的、幽幽的、柔柔的栗花之香!

    闻名京郊的怀柔栗花沟就位于这里,南起三渡河,北至渤海所,沟峪全长8.1公里,慕田峪长城景区身处其中,著名的京郊板栗第一村六渡河村就在此地,形成了规模浩大的栗林花海生态景观,随处可见“绿纱帘下花葳蕤,香飘四野醉行人”。

    ●最佳观赏地

    慕田峪

    群山环抱,风景秀丽,植被覆盖率达98%以上。素有“万里长城 慕田峪独秀”的美誉,是明代长城的精华段落之一。放眼望去,葱绿的栗树开满了绒绒栗花,美而不娇,让人久久流连。

    响水湖

    响水湖风景区融长城、古洞、山川、泉潭、飞瀑、明代摩崖石刻于一体,是京郊又一处得天独厚、秀丽多姿的旅游胜地。千树栗花谁最好,养生谷中香最浓。养生谷中的栗子园,一棵拥一棵的栗树,均匀地散布在谷中,遮掩了蓝蓝天际,围一道道树的屏障,围一层层绿的锦衣。

    ●周边美食

    渔唐度假酒店 地方特色美食。

    小园体验式酒店 西餐、红烧肉和手工抻面。

    闻香

    穿行九渡清爽

    每年6月,九渡河镇内那满山遍野的板栗树上就挂着一根根毛茸茸的花,散发出甜甜的花香飘扬在空中,让人流连忘返。静静地行走在水长城的板栗园中,您可以看到一棵棵盘根错节、形态各异的明代板栗树,它们虽饱经岁月的风霜,但仍根深叶茂,那巨龙戏珠之躯和撑掩苍天之冠,令人赞不绝口。

    ●最佳观赏地

    黄花城水长城

    千山竞秀,栗蕊飘香。黄花城水长城旅游区因三段长城入水而得名,是北京唯一一处与水相连的长城,以奇而著称,以秀为特色,融青山、碧水、长城、古树为一体的旅游休闲胜地,有“塞外景,江南风,尽在水长城”的美誉。

    板栗树是水长城景区主要树种,遍布景区每个角落,其中以明代板栗园为代表。每年最佳观赏板栗花时期为6-7月,10万株明代古栗树栗花怒放,古树苍劲、栗香满园的景象成为当地特有的景观。

    链接  明代板栗树由来

    相传,明代永乐年间(1404年)对原黄花城长城,就是现留下的全长约12.4公里的明代长城加高加宽,并增设敌台,以抵御外患侵扰。而如今的明代板栗树,就是当时戍边的战士种植的。据说,当时士兵们戍边、修城,生活十分艰苦,可朝廷拨的粮草有限,将士们经常饿肚子。于是当时守城将士就三分守边,七分垦种,在距离长城不远的空地上栽植板栗,做粮食充饥。久而久之,就有了今天我们看到的十万株古栗树了。

    ●周边美食

    天源渔港 鲟鱼(多吃)、苏子饼。

    水岸渔歌 鲟鱼十六吃。

    新利酒家 精品农家饭菜。

    六合长寿驴肉王 驴肉大全(驴排、驴棒骨)。

    链接

    京郊赏栗花

    密云天门山里栗花盛开,游客在阵风中可闻到怡人的栗花香。

    密云百年栗园有6000亩山场可以赏花。

    小贴士

    栗花,就是板栗的花,每年6-7月盛开。花单性,雌雄同株,色鹅黄泛白。

    与名贵之花比起来,栗花既不娇艳,也不妩媚,像一只在微风中摆动的毛毛虫,用手触摸,心感绒绒。栗花的幽幽香气萦绕鼻间,沁人心脾。

    栗花小用途

    栗子花可以用来夏季驱蚊,把栗子花穗编成长辫晒干后,拿一辫点燃,当作“蚊香”,缕缕的青烟透着一股特殊的香味,蚊虫不敢侵犯,是极廉极佳的驱蚊用品。

    栗花,性平,味涩,无毒,治泻痢,便血,瘰疬,泄泻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