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端午节也要融合现代元素

(2017-05-23 17:28:17)
分类: 散文随笔
   随着端午节的临近,与端午相关的食品、手工艺品等开始热销,不少乡村也瞄准商机,发展特色产业。在河南南阳,小艾草撑起大产业;在甘肃庆阳,小香包“飘香”海内外;在海南琼中,依托网络销售粽叶生意火爆。(5月17日《农民日报》 
  从古至今,端午节都是一个具有厚重文化底蕴的重要节日。已经拥有2000多年历史的“端午”,寄托着人们内心丰富的文化情感、浓厚的家国情怀。然而,现代化进程的滚滚车轮,让一些传统习俗与现代生活渐行渐远。除了一天假期和几个粽子,很多人逐渐淡忘了端午节背后的精神之美和价值之美;远离了农村和土地,不少民俗活动缺乏参与式体验的机会;我们能够很便利地买到粽子,却少了一家人包粽子煮粽子的其乐融融。一些传统节日逐渐异化为有名无实的“空壳”。而情人节、万圣节等充满商业性与娱乐性的“舶来品”,也给传统节日的生存环境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我们之所以需要传统节日,不仅是它赋予了一个日子与众不同的意义,还在于它是塑造身份认同与文化认同的一种符号。传统节日能够唤起老百姓共同的历史记忆和民族感情,在符号互动的过程中增强了共同体意识。传统节日犹如一个社会联结的纽带,有助于让这个社会从“机械团结”走向“有机团结”。 
  “文化就是这么增增减减地流动着”,如今,传统文化也呼唤“与现代相遇”。不论是发掘端午“诗人节”传统、给人们提供读诗写诗朗诵诗歌的平台,还是在网上摘粽叶、自助配香包、让端午节实现与“数字化”浪潮的完美结合,抑或让一些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只有让人们真切地感受到端午文化的魅力,才能消除传统节日与日常生活的距离感,才能弥补文化内涵与人们心灵的隔阂。 
  在变动不居的时代里追寻现代元素和精神家园的契合,才能让传统节日更有品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吃亏不是坏事
后一篇:学会满足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