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竹梅老翁
竹梅老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73,826
  • 关注人气:2,19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人眼里的四月

(2017-04-01 08:54:02)
分类: 散文随笔

    经历了三月底的倒春寒,四月终于到了。院子里的月季抽出了红色的新叶,马上又将迎来一个繁花似锦的春天。不知古人眼里的四月,和我们看到的一样吗?

    要想回答这个问题,先得明确古人的历法和我们使用的公历不同。公历又叫格里历,是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在1582年颁布的历法。要回答这个问题,不妨以公历为基准,看看古人到底用什么称呼来描述公历四月里的这段时间。

    在大革命时期的法国人眼里,四月是“萌月”。这个说法,出自法国大革命时期颁布推行的共和历。在共和历中,3月21日至4月19日这一个月叫做Germinal,就是法语中“萌芽”的意思,所以Germinal还有一个更为常见的译名,叫“芽月”。法国作家左拉的代表作《萌芽》,法语标题就是Germinal。四月正是草木萌芽的季节,用“萌”来作为四月的特点,再贴切不过了。

    四月的“萌”不光体现在共和历中。在不少语言里,覆盖这段时间的月份名称都与开始、新生有关。公历四月的时间和日本和历三月对应,日语里,三月叫做“弥生”(やよい),“弥生”就是“新生”的意思。

    在汉语里,公历四月对应的时间叫什么呢?不就是即将来到的清明吗。中国农历是阴阳历,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每年的清明节都落在公历4月4日至6日之间。这个日子之所以叫清明,是因为“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所以说,清明原本是踏青出行的好日子,连严肃的北宋理学家程颢都说:“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哪里像现在这般凄风苦雨呢。

    我们都知道,英语里的四月叫April,这个词源又是何处呢?在古英语里,四月又叫做Eastermonab,意为“复活月”,和复活节(Easter)有关。Easter的词根,和“开启”、“打开”有关,正符合耶稣复活、重获新生的含义。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从11世纪到16世纪,法国一直以复活节为新年的开始。不过,复活节的日期可不固定,每年春分日之后第一次月满后的第一个星期天,才是复活节,大致在3月22日至4月25日之间。这么看来,中世纪的法国人民数着新年的感受,和我们现在数着春节差不多——要不是靠查日历,还真不知道哪天过年呢。

    在清明假期被列入法定节假日之前,四月给我们提供的期待,就是4月1日的愚人节了。在这一天里,欧洲、美国的报纸都可以说谎,连远在中国的我们,也感受到了节日的气氛——谁在上学的时候,没往门把手上涂强力胶,或者亲手制作一块夹着牙膏的夹心饼干呢。

    为什么愚人节是4月1日,这和刚才提到的法国曾把复活节当做新年开始有关。我们现在把1月1日当做一年开始,好像天经地义,但历史上并非如此。要知道,英国一度把3月25日当做一年开始,因此当把1月1日作为新年伊始的日子之后,多少妇女因为虚长一岁、丧失近四个月的青春而坚决反对、痛哭流涕。同样的新旧交替变革,在法国的推行也不那么顺利,1564年,法国成了欧洲第一批吃螃蟹的国家,把新年定在了1月1日。可是守旧的人却坚持在复活节庆祝新年。有好事者为了愚弄他们,仿造一批邀请函,邀请这些守旧的人去参加一些并不存在的新年庆祝活动。盛装出席的守旧者准点来到活动现场,却发现空无一物,这才明白自己被捉弄了。久而久之,4月1日固定成了我们今天熟悉的愚人节,而愚弄的对象,也不再限于那些守旧的可怜人了。

    纵观历史,和愚人节挂钩的四月,只是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分支。在大部分地区和大部分时间里,四月总是一个美好的时间,有清新的和风,有新生的草木,有萌发的花蕾,有从慵懒倦怠的冬天中苏醒的动物和人们,就像乔叟在《坎特伯雷故事集》开头写道的那样:“当四月的甘霖渗透了三月枯竭的根须,沐灌了丝丝茎络,触动了生机。”在我们的观念里,温暖和煦的四月,才是真正的春天。古语有云,“一年之计在于春”,而不是“一年之计在元月”,而网络流行语“三月不减肥,四月徒伤悲”,只不过是换个说法的“一年之计在于春”。看来,即使是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我们,也坚信能够彻底甩掉冬装的四月,才是一年真正的开始。四月来了,该改变的,都行动起来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槐树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