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闲话春困秋乏

(2017-03-26 08:00:00)
分类: 散文随笔

   常言道:春困秋乏。虽然春困秋乏齐名,但从审美的角度上看,秋乏恐怕要比春困更加难以贯彻。因为秋天气象肃杀,往往令人警醒,就像洋诗人里尔克咏秋日的名句:“谁此时没有房子,就不必建造;谁此时孤独,就永远孤独。”言重如此,秋乏恐怕也就吓到九霄云外去了;抑或是吟诵些“望极落日尽,秋深暝猿悲”“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的句子,悲从中来,何来犯困的闲情。反倒是春天万物萌生,风和日丽,大好景致在前,心中难免松懈。嗅着春花熏香,听着春燕呢喃,忍不住就要瘫睡在绵软的春日和蓬松的春风里了。

  再多想一步,有春困秋乏,也有春种秋收,既然是农忙时节,何来困乏?但或许正是春日之忙碌,才衬托出困乏之感。要播种,要造屋,要踏青,要祭祖,大好光阴里要做的事多了,方觉精力不够用,奔波四处,人困马乏。而到了冬天,连太阳都迟到早退地偷懒,睡眠就理直气壮地充足起来了。尤其在我老家东北的农村,一觉醒来不见天光,大雪封门北风呼号,朦胧间全世界只有自己和炕头是热乎的,加上农事已毕,不睡何为?直睡得百无聊赖,终于非要爬起来不可,这样的日子又怎么会有“困”这一说?

  当然,到了今天,科学已经很好地解释了春困这一自然现象,譬如气温上升,譬如血液循环加快,譬如耗氧增加,等等。听起来有点深奥的说辞,倘若研究下来,确实可以对春困有一个深入的了解,足以预防乃至“治愈”。但这样一来,又失了趣味。

  譬如这一天,如果恰逢休息日,如果恰逢一场春雨后,散步于某处不知名的小公园,看草坪上那向阳处的一小块土地,已被暖阳烘得干爽而洁净。一只猫蜷缩在这里酣睡,柔软的侧腹一起一伏,毛的梢尖在微风中轻轻闪动。瞌睡虫或许就是这个时候从猫的皮毛里,乘着春风飘进了人的鼻孔,使困意滋生了,不由也慢腾腾挪到附近的长椅上,想着就这样打个盹吧——但突然收到了催稿的短信,继而又是银行发来信用卡的账单。

  忙碌的生活,春困也成了一种可望不可得的奢侈闲情了吧——但这份可望不可得,又何尝不是它勾人心魄的魅力之一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