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永恒的经典

(2017-01-28 12:08:28)
分类: 散文随笔
        歌德(1749-1832)是德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世界文明史上少数几位具有标志性的文化巨人。正如中国把在世界范围内从事文化教育交流活动的机构命名为“孔子学院”一样,德国则把类似机构命名为“歌德学院”。歌德1773年发表戏剧《葛兹·冯·伯利欣根》便声名鹊起,1774年发表的《少年维特的烦恼》使他声震世界文坛,已成为文学爱好者的必读书,更使他名垂青史的还是他的代表性巨著《浮士德》。
        歌德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博学多才,对语言、绘画、音乐、色彩学、光学、解剖学、植物学、矿物学等都有深入的研究,这在他的自传《诗与真》中有充分的反映。艾克曼辑录的《歌德谈话录》也反映了他的博学、深刻与宽广的胸襟,世界文学的概念就是他提出的。歌德著有《西东合集》,对东方文化,特别是中国文化的赞赏态度更显其博大的胸怀。

《浮士德》整部诗剧结构宏伟,思想博大精深,艺术手法精彩纷呈,格言警句令人目不暇接,全面而深刻反映了欧洲三千多年,特别是歌德自身所经历的欧洲社会的历史及其文化生活。整部作品充满了哲理的沉思、瑰丽的想象,全面展示了歌德作为文学家、艺术家、哲学家的博学与深刻,决非依靠简单的个体经验与酒酣耳热之后的产物,乃是历经岁月的磨炼,以整个人类的精神成果为基础,站在历史与哲学的高度来把握自然与人生的结果。正如浮士德淬炼精金一样,融合崇高与优美于一体,其中有不少诗句被改编成歌曲,最著名的除了上面提到的《纺车旁的玛格丽特》外,还有俄国作曲家穆索尔斯基作曲的靡菲斯特的《跳蚤之歌》(第一部第五场)等。

《浮士德》在我国有多种译本,最著名的有郭沫若、钱春绮、梁宗岱、绿源、董问樵、杨武能等译本。郭沫若由于既是诗人又是翻译家、学问家,其译本得到较为一致的认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