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想“位子” 多挑“担子”
(2016-12-01 11:24:43)分类: 散文随笔 |
有人说:“河道的杂草多了,水流就缓慢;人的杂念多了,是挽住步伐的脚链。”这话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人一有私心杂念,难免会步履凌乱。想自己的事情多了,想工作的事情就少;想个人利益多了,为大局考虑就少。做事掺杂过多私念,就难保党性原则不违背,难保工作“准星”不偏移。
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一些人的私心杂念集中表现在对“位子”想得多。他们或是害怕因调整改革失去“位子”,工作干劲松懈,心思产生游移;或是想着怎样谋个好“位子”,身在本职而不集中精力,四处打听消息,急于“跳出去”。与此同时,他们却不愿挑“担子”,对待苦活急活累活推三阻四,遇到矛盾绕道走,碰见问题溜得快。这样的工作态度,怎么能带领群众去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一些人私心杂念过多,关键是“总开关”出了问题。理想信念的缺失,个人主义的滋长,让他们难以跳出个人利益的小圈子,始终建立不了大格局。缺乏大局观,做事就只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其实他们没有想明白一个道理,只有国家好,军队好,大家好,自己才会好。从自身做起,把“担子”挑好了,成为“大机器”中的一颗质量过硬的“螺丝钉”,才能跟着隆隆开动的“大机器”一起向前。倘若自身素质不过硬,导致机器运转在自己这里出了毛病,就有被“换掉”的可能。
党员干部为党和人民工作,一个职位就是一副担子,职位所带来的权力是为了更好地做事,而不能用来为自己捞好处。在其位谋其政,履其职尽其责,那种只想谋“位子”、不愿挑“担子”的想法不仅要不得,在现实中也是行不通的。只有不断强化建功本职的事业心责任感,做到爱岗敬业,争创实绩,用忠诚和奉献感召群众、带动群众,才能得到组织的认可,群众的拥护。新的形势任务,不允许我们做“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的“平庸官”,“困难绕着走,问题躲着行”的“推诿官”。适应形势任务的发展,我们必须确立新思维,树立新理念,拿出新举措,定出新标准,坚持以上率下,勇于担当、勇挑重担,坚决完成好上级赋予的各项任务,相信“有为”一定会“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