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宁做水桶 不做饭桶

(2016-11-26 16:53:36)
分类: 散文随笔

 

    

    “英超”教练发掘球员的基本准则是:不怕有缺点、就怕没特点。而特点就是你的专长,你的优势。姚明的长处是他的高,高身材、高情商;卓别林的长处或许就是他的矮、表演天赋,甚至演小丑的天赋。

    人如桶,有短板有长板,修补短板难度极大,收效甚微,甚至弱化长板,得不偿失。

    同样的一个“桶”,为什么有人宁做水桶不做饭桶?“能”做什么决定你可以做到什么位置,而不是你单方面的“要”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人生的智慧就是经营你的长处,扬长避短。

    对自己,要有锦上添花的仁慈而不是自暴自弃的苛刻;对他人,要习惯表扬,其实就是纵容、助长其长处,而批评常常是提醒一个人的短处与痛处。表扬比批评更聪明、更人性,也更高贵。

    传统的“木桶理论”是:你的成绩决定于你的短板,即弱点、缺点或盲点,这有其意义与道理,但是总觉得不够尽兴,有些憋屈与不甘心。

    更积极的“木桶新论”是:人的时间与精力是有限的,不应把一生的重点放在不断改进自己的缺点,把自己培养成“完人”上,而应善于分析发现自己的优点,并持续不断将之发扬光大,形成自己独特的亮点、优势,成为某一个方面的专家、强人。因为完人常常也可能是庸人。旧的“木桶理论”不太适合人的个性发展,成功的捷径在于尽早发现自己的长板,然后无限聚焦。

    木桶旧论,强调的是你最好处于“不败”之地;木桶新论,则更在乎你是否处于“常胜”之态。一个是避败原则,一个是趋胜原则。补短确实更辛苦,毕竟要加大投入,是件费力而不容易做好的事情。无论个人还是企业,合理挖掘现有要素的潜能,应该在“用”上多下功夫,而不是在“补拙”上花精力。国人爱“补”,缺什么补什么,显然这是医师意识,而非教师意识。

    几乎所有的成功者,都是优点和缺点都非常突出的人,发挥自己的优势,才是成功的关键。在发挥优势的过程中,缺点自然也被慢慢弥补或淡化。别把自己的缺点当负担,淡化缺点也会让人更自信,你需要做的是集中火力演绎自己的长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