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儒学需代代守护推陈出新

(2016-11-22 14:36:21)
分类: 散文随笔



  几年前,我看到过这样的表述:天人之学——天人和谐的探索精神;道法自然——顺应自然的辩证法则;居安思危——安而不忘危的忧患意识;自强不息——生生不息的奋斗精神;诚实守信——进德修业的立身之本;厚德载物——做人做事的根本原则;以民为本——中国古代政治的根本原则;仁者爱人——实现社会和谐的基本出发点;尊师重道——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理念;和而不同——博采众长的会通精神;日新月异——与时偕行的革新精神;天下大同——指向未来的理想之光。

  这些理念与孔子在春秋末期开创的儒学联系在一起。儒学是中华民族在古代共同价值观的体现。孔、孟关于“君子”的共同价值观的论述,是中华民族子孙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儒学不是“神”的文化,而是以“人”为核心的道德文化,讲如何做人,做有道德,有理想,有作为的人;与人讲诚信,讲相互尊重,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儒学是讲爱心的文化,爱家乡、爱国家、爱大众、爱一草一木,即所谓“泛爱众而亲仁”。儒学是重视“民本”的文化,主张以民为本,继承了西周以来“明德保民”的政治思想。

  儒学是充满忧患意识、毫不懈怠的思想文化。忧患意识,也就是“安不忘危”或“居安思危”的意识,提醒人们身处太平顺达的境遇不忘记危险祸患。

  儒学是引导人们追求社会与自然和谐的文化,并鼓励人们营造人与人、人与自己内心的和谐,主张用和谐取代社会冲突。

  儒学不排斥中华其它优秀传统文化,主张“和而不同”,倡导博采众家之长的文化会通精神。

  儒学是追求思想文化“活水源头”、与时俱进的文化。宋明时期的理学既保留了儒学的基本原则,又增加了许多新内容。

  总之,儒学给中华儿女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文化基因,需要代代守护,又要推陈出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