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寂寞

(2016-10-23 03:00:56)
分类: 散文随笔

  2005年6月30日,当代著名书画家启功先生逝世后,他的朋友、著名历史学家何兹全在挽联中写道:“外幽默,内寂寞。”

    启功先生的幽默是出了名的。比如,有人问他近来身体如何,他回答道:“我鸟乎了。”旁人不解何意,他进一步解释道:“差一点就乌乎了。”这一类趣话不胜枚举,流传甚广,令人捧腹。他的脾气又好,所以小小的坚净居,成天宾客盈门,笑语不断。他常说:“我是手心手背,没心没肺。”这样的人怎么会寂寞?何兹全说他“内寂寞”,岂非不通?

    其实不然。何兹全此语,正是至交之语。启功给人的永远是快乐,可是他内心其实是藏着大寂寞、大悲哀的。他曾经写过一首怀念亲人的诗《中宵不寐,倾箧数钱,凄然有作》,从这个标题中,就可以看出他内心的凄凉。诗曰:“钞币倾来片片真,未亡人用不须焚。一家数米担忧惯,此日摊钱却厌频。酒酽花浓行已老,天高地厚报无门。吟成七字谁相和?付与寒空雁一群。”这首诗,可以说是他内心深处大寂寞、大悲哀的真实写照。只是人们往往只看到他乐观幽默的一面,而有意无意地忽略了他寂寞伤痛的一面。

    李白诗言:“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寂寞人人都有,圣贤伟人尤甚。那些伟大的人物,他们被光环笼罩着,被万人景仰着,似乎是令人羡慕的;可是他们内心的孤独寂寞却不为人所知。而且,越是身处高位,内心越是寂寞。因为他们只能俯视人间,而很少有平等对话的对手或伙伴。何兹全说启功“外幽默,内寂寞”,我理解也有这样的含义在。

    在不同的人身上,寂寞会发挥不同的作用。对于意志薄弱者来说,寂寞是一份负担,成为他消极堕落的借口;对于意志坚强者来说,寂寞是一份财富,成为他积极进取的动力。

    所以,千万不要“嫌弃”寂寞,说不定它是成就伟大人物、伟大事业的“催化剂”呢。王国维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欲成大事者,必须耐得住寂寞,在寂寞中寻求生命的真谛。古往今来,那些成功者无不是甘于寂寞,耐得住寂寞的。他们在寂寞中磨炼意志、砥砺品格,从而走向成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心与境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