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词之美

(2016-09-20 15:58:55)
分类: 散文随笔

  甘为读书之士,忝列作文之人,耐得住寂寞与清贫,守得住枯灯和黄卷,却不知怎的,这么多年来,总是无法舍弃那些墨采葱郁、茹天涵地的诗词歌赋。因此闲端一杯苦茶安详坐道,手捻一缕青髯润泽亲抚,我发现诗词之美,不仅仅美在格律平仄,美在起承转合,更多的则是美在情浓意切,美在语约义丰。

  “驾青虬兮骖白螭,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志存高远、悲天悯人的屈夫子,尽管被奸佞所陷,被谗言所害,但是其想象往观四方,其跨度横贯古今,特别是245行的肺腑之言,在把酒临风与嗟叹唏嘘中,来寻求人生的理想、君王的赏识与情感的寄托,这是何等的踌躇满志,意气风发。壮志难酬的李太白,一生桀骜不驯,诗词风神独绝,“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又是何等的放荡不羁,洒脱自如;更有那"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铮铮誓言,排山倒海,波澜壮阔……这些,无不大气磅礴地诠释:浪漫,是一种游刃八极的恣肆的美。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汉高祖刘邦的《大风歌》,虽然仅仅只有23个字,可字里行间无不彰显出一代君王至高无上的威严,以及气吞万象的豪放情怀。“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驰骋疆场的苏东坡,此时虽然两鬓微白,可是他报效朝廷的鸿鹄之志,令多少“千古风流人物”佩服得“竞折腰”;还有辛弃疾的“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陆游的“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那勃发的激情,那坚守的毅力,那无畏的精神,让多少后世者不能不由衷地感叹:豪放,是一种酣畅淋漓的醉人的美。

  王国维《人间词话》云:“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宏壮即为豪放,优美即为婉约。豪放与婉约的多样与统一,就像一枚硬币的正反面,它们有不同的图案,却统一于同一个物体。所以,对于豪放与婉约而言,没有好坏,只有喜恶。不管是“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还是“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都让人对李清照这位弱柳扶风的女子心生怜爱。而对于南唐后主李煜,那“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的惆怅之笔,又会诱引多少人为之叹息:婉约,是一种荡气回肠的幽怨的美。

  除了浪漫之美、豪放之美、婉约之美,其实在诗词的风格上,还有隽永之美、含蓄之美、沉郁之美、冲淡之美、纤秾之美、自然之美等等区分。而我更加推崇的是在诗词中所寄予的理想之美:“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的点睛之笔,就是戍边将士豪壮的誓言,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赤胆忠心的岳飞,出奇语,现壮怀,英雄忠愤气概,凛凛犹若神明;“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龚自珍对清朝末年万马齐喑局面的疾呼,振聋发聩,力透纸背……真可谓:理想,是一种震慑人心的恒久的美。

  诗词之花,绚烂多姿;诗词之美,赏心悦目。它们或从容宁和、徐迂温婉,或灵动善譬、气势勃旺,或锋利峭刻、纵厉坚挺,或老辣简洁、大轩骈骨,或胜意迭出、回味无穷,或穷形尽相、入木三分……真是展卷尽可怡神,披阅自能豁目。有时间,还是读读古典诗词;有雅兴,不妨写写古典诗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风度之美
后一篇:摒弃傲慢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