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司马光撰写《会约》

(2016-07-27 21:39:58)
分类: 旧事窗

北宋元丰五年(1082),宰相富弼退休后闲居洛阳,好友文彦博时任洛阳留守。一次,富弼向文彦博提议,由二人牵头,组织一些年龄相仿、资历相当、性情相投、口碑良好的老领导,定期聚餐。文彦博非常赞同富弼的提议,一拍即合。于是,他们组织当时居住于洛阳的部分已经退休或即将退休的老领导,按年龄为序,轮流做东,时人称之为“洛阳耆英会”。

聚会确定了“老而贤者”12人。这12人中,官位最显为富弼和文彦博,均出任过宰相。年龄最大者为富弼,79岁。其次是文彦博,77岁。时任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的司马光年龄最小,64岁,按要求是不能进入这支队伍的,但因他声望高、学问好、人缘不错,又正好在洛阳居住,便被“强拉入伙”,成为“耆英会”中的老幺。

尽管只是几位老领导的小聚会,但大家毕竟都是当朝叱咤风云、指点江山的人物,无规矩不成方圆,凡事不能草率。经过合议,决定由任过皇帝秘书的大笔杆子司马光执笔,撰写《洛阳耆英会序》,以纪其事。司马光又撰《会约》,给聚会定规矩、作约束。《会约》一共八条,篇幅不长,原收于《司马氏源流集略》一书,现据邓广铭先生《宋史十讲》全文转引如下:“一、序齿不序官;二、为具务简素;三、朝夕食不过五味,菜果脯醢之类,共不过20器;四、酒巡无算,深浅自斟,主人不劝,客亦不辞;五、逐巡无下酒时,作菜羹不禁;六、召客共用1简,客注可否于字下,不别作简;七、会日早赴,不待速;八、右有违约者,每事罚1巨觥。”有了这么一则《会约》,人们在请客的过程中,均按约办理,减少了身不由己的铺张,杜绝了竞奢斗富的攀比,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费,主人没有压力和负担,客人也优游自如。

《会约》把餐具的标准、菜肴的数量、请帖的呈送都规定得详详细细,节约到连请帖都不准多发一张,可谓节俭至极。司马光做官多年,待遇丰厚,却始终恶衣疏食,他常说:“食不敢常有肉,衣不敢纯有帛”,一直保持着简朴的生活习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