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做好官要有比做贪腐官更大的定力

(2016-07-26 18:33:59)
分类: 散文随笔

    近日读到一篇文章,说清朝有个名叫刘熙载的清官,是一个好读书、有学问的人。道光时候考上进士,咸丰时候入值南书房,一举首登龙虎榜,十年身到京都栖,刘公却是没改劳动人民本色,“每徒步先至,大风雪未尝乘车,衣履垢敝。”不买公车不坐公车,买的是地摊衣穿的是补丁裤——这个严格意义上的好官员,却是遭人奚落,“诸王子窃笑,称为‘厨子翰林’”。

    好品德不受点赞也罢,反是遭辱,这社会癫了么?礼失求诸野,太爷们价值观紊乱或淆乱,不可怪;反是我们素来不正眼瞧的太监们,倒还残留着人间正道。太监们到处打油火乱揩油,有回跑到刘熙载家,“大呼门者,乃无一人。至厅事后,见一持斧劈柴者”,厅后面砍柴的,正是南书房秘书刘熙载。太监们本是来敲诈勒索的,见了清官刘熙载,却也是良心发现,“刘公贫至此,我辈忍取求乎?”太监们还有良心啊——人确曾坏了却还可救,根尚未朽,基本价值观还没坏透:对清官,还是认同的,还是尊敬的。

    刘公如此艰苦朴素、戒骄戒躁,清官甘于做穷官,咸丰见了,过意不去,将他外放地方,“特授广东学政”。广东学政是个肥差,一般人无须另挖地三尺,只需前头乌龟爬烂路,后头乌龟照着爬,不愁赚个盆满钵满。

    刘熙载却不这么干,他不单洁身自好,还加强吏治。到辖区学校搞检查,吃人家,拿人家,收人家“误餐费”,统统禁了;教材外开动机器,猛印各类教辅,高价推销学校,统统停了;考试经济,教育产业,统统废了;还有那些潜规则、暗金库,“熙载至,尽裁上下陋规。”独善善独善其身,众善善众善其政。您说,刘熙载是不是好官?

    您是这么以为的,奈何当时许多人并不以为然。刘公被骂清刻、清酷、作秀、捞名,有次会上,八个不同肤色的小把戏抱着刘熙载的腿喊爸爸……“胥吏患之,知熙载狷,故为蜚语刻洋报中”,抓了刘熙载软肋。

    众口铄金,人言可畏;很多人不怕枪杆子,却怕笔杆子;流血敢流,流泪却不敢了。王安石不管枪杆子还是笔杆子,吾往矣。纵横数万里,上下五千年,这样的人不多。大部分人如刘熙载,却是怕了,“熙载见之果恚”,有心做清官,到头来没得一句好评反遭污蔑,这不让人心灰意冷?解甲归田去,“即日乞病归。”

    刘熙载乞病归后,著了《昨非集》《四音定切》《说文双声》等,尤以《艺概》传名后世,算独善其身了,可他还是兼济天下之逃兵哪。这社会或缺独善其身,更紧缺的是兼济天下。可叹者,刘公既是官场逆淘汰所致,更是舆论场劣币驱逐良币造的孽。

    对刘熙载们,当亮嗓给他鼓劲哪,做好官要有比做贪腐官更大的定力,不要怕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