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扬州的文化土壤孕育了朱自清

(2016-06-11 23:55:33)
分类: 旧事窗
     朱自清祖籍绍兴,祖父和父亲分别做过县里的承审、盐务小吏,6岁时举家迁居“淮左名都”的扬州,从1903年定居到1946年迁出,几近半个世纪,先后租赁的住宅有七处之多,遍及一城四关。
     朱自清幼名自华,取自苏东坡“腹有诗书气自华”,号实秋,一者补命中缺火,二者期望春华秋实。考北大时,经济困难,为了勉励自己不随流合污,改名自清,号佩弦,借用韩非子“性缓,故佩弦以自急”,意在发愤图强。1937年7月7日夜,挥笔急书“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署名右边加了一句“时远处有炮声”。之后,爬山涉水,步行入滇,到西南联大任教。穷困潦倒、疾病缠身时,以心爱的砚台、碑贴换钱,有诗曰:“执手相看太瘦生,少年意气比烟轻,教鞭画笔为糊口,能值几钱世上名”。得知闻一多被害,义愤填膺,写诗“你是一团火”“烧毁了自己,遗烬里爆出了新中国”。回到北平,在《抗议当局任意逮捕人民书》上签名,名列13教授之首。宁愿挨饿,拒绝低价购买美援面粉,直到1948年8月12日,弥留之际留给妻子一句话是:“有件事要记住,我是在拒绝美援面粉的文件上签过名的,我们家以后不买国民党的美国面粉”。让人想起史可法的遗笔。
    是扬州的秀山丽水和文化土壤孕育了朱自清。朱自清文学成就和高风亮节,又给历史名城增光添彩。扬州市政府把安乐巷27号朱自清故居列为文物保护单位,在全市掀起一个“学朱自清文,做朱自清人,献出爱国情,铸就民族魂”的活动热潮。不虚此行,在扬州找到了做人为文的榜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