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有人欢呼精彩,有人叫喊太累
(2016-05-29 17:46:57)分类: 散文随笔 |
谁也无法选择自己是否被生下来,道理不言自明。但又有多少人能明了自己为什么要这样,而不是那样地活着呢?大而化之地说,似乎很明确:人嘛,不外是为理想,为信仰,为金钱或者是为着一个个具体的目标而活着。但细想想,为什么同样的理想同样的信仰,甚至同样的工作环境下,我们的生活又表现得千差万别、远近高低各不同了呢?原因虽然奥得头疼,但也与“生活生活,是生出来的”大有关系。我们可以闹不清为什么会恰恰生出一个自己来,为什么会不这样而那样地活着,但我们至少可以闹清一个基本道理:为了活,我们才生下;因了生,我们就必得“活”起来、动起来;怎么活,怎么动是另一回事,但“生活”也就这么有意无意有时甚至是不由自主地“生出来”了——
为了当一名科学家,我们得大学、硕士、博士地拼命读书。为了读书有成,我们得选修更多“课目”,泡上更久的图书馆。这是有意地“生活”;而有了有意的,就必不可免地生出了无意甚至无奈为之的“活”来:为了上图书馆,我们得买辆自行车。为了保养好自行车,我们得打点蜡。打了蜡我们得洗手,洗了手我们得修一下那早已漏得不能再混的水龙头。为修水龙头——天知道我们又得怎么个“活”法!
人生就这么丰富起来了,社会就这么庞杂起来了。至于有人欢呼精彩,有人叫喊太累,有人嚷嚷无奈,有人干脆不哼不哈地从楼上跳下去,那主要因为主观感受的不同。世界、“生活”不会因此而停止膨胀。打个不太雅的比方,我们都有点像一只屎壳郎,推呀推呀,推一生,直到再也推不动那只越滚越大的大粪球……但是且慢,屎壳郎推粪球,活的可完全是一种本能,它可不知道它活得有没有意义,有没有价值。我们可不同,我们至少可以选择推什么样的“粪球”,怎么推才更经济更有效。因此我们活得有了选择,有了意义,有了意义的深浅、价值大小之比较、判别,有了“推”的过程中的酸甜苦辣、美丑喜怒……
看来,生活的面目如何无关紧要,本质还在于:要活出意义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