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都有哪些地方叫“北京”?

分类: 历史 |
http://www.bjd.com.cn/pw/xq/201603/08/W020160308381697138950.jpg
现在的北京从西周初年武王封召公于燕开始,这里先后被称为蓟县(秦、两汉)、范阳(西晋)、涿郡(隋)、幽州(唐)、析津府(辽)、中都(金)、大都(元),直到明太祖朱元璋命大将徐达北征,攻占元朝都城大都,并将大都改名为北平府。燕王朱棣(明成祖)发动靖难战争,1403年朱棣夺得皇位,先建好北平城,1427年,明成祖朱棣将都城从南京迁到北平,并将北平改为北京。当时的北平才被改为北京,距离现在不过589年。
现在的“北京”成为北京,虽然年头没有特别久远,但“北京”作为地名出现时间却不短,下面这些地方,其实都曾经叫过北京。
最早使用“北京”名称之地
http://www.bjd.com.cn/pw/xq/201603/08/W020160308381697141496.jpg
历史上,有据可查的最早使用“北京”两个字的是西晋时的江南人。当时,他们称洛阳为北京,这种叫法不是正式名称,正式名称叫作洛阳。在江南地区、特别在原吴国,洛阳被称作北京,既含有因为京城在北方,还包含着是北方政权的“京”的意思。
胡夏国的都城叫北京
http://www.bjd.com.cn/pw/xq/201603/08/W020160308381697144527.jpg
而真正把“北京”当作首都的做法,源于十六国的赫连勃勃称统万城(今陕西靖边白城子)为北京。他在实力扩张到关中,占领长安后,在长安设南台,即在南方的政府机构,把统万城称之为北京,是正式的都城。
北魏人故都难忘称北京
http://www.bjd.com.cn/pw/xq/201603/08/W020160308381697154011.jpg
北魏从平城(今山西大同)迁都洛阳以后,因为平城是故都,一度称之为北京。这对于所处南面的洛阳而言,称平城为北京,主要是满足一些贵族老臣对旧都的眷恋之情。
太原一度称北京
http://www.bjd.com.cn/pw/xq/201603/08/W020160308381697152116.jpg
到了唐朝和五代的后唐、后晋、后汉三代,都把晋阳(今山西太原)成为北京。晋阳是李渊、李世民父子起兵反隋,建立大唐的策源地,唐朝还存在中京、东京、西京的建置,五代中,后唐的李存勖、后晋的石敬瑭、后汉的刘知远也都相继从晋阳起家,所以晋阳继续拥有北京的称号。
北宋的陪都曾叫北京
http://www.bjd.com.cn/pw/xq/201603/08/W020160308381697158653.jpg
北宋把大名府(今河北大名县)称为北京,旧址在今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东南部。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建陪都,史称“北京”,是宋朝的陪都,当时大名府人口达百余万,《水浒》里多次提到它,玉麒麟卢俊义就是大名府人,后来竟被黄河河沙淹没。
金代改临潢府、中京大定府为北京
http://www.bjd.com.cn/pw/xq/201603/08/W020160308381697160798.jpg
金朝入主中原,把原来辽朝的临潢府改名为北京,就是今天内蒙古的巴林左旗。后来以中京大定府为北京,在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北。因为当时金朝政治中心内迁,相对而言,这些地方成了北面,才有了北京的称号。
明朝曾一度将开封府命名为北京
http://www.bjd.com.cn/pw/xq/201603/08/W020160308381697161086.jpg
朱元璋建都南京以后,深知南京不是最理想的都城,为此亲自前往汴梁(开封)进行实地考察,他认为汴梁虽然位置适中,但是无险可守,四面受敌,地形显然还不如南京。
不过,朱元璋考虑到汴梁是宋朝的旧都,当时西北未定,需要将汴梁作为运送粮草和补充兵力的基地,于是借鉴古代南北二京制度,以应天为南京,汴梁为北京。汴梁又称北京的名称便从这个时候开始使用的。不过后来,他发现从南方通往开封的水路因河泥淤积不畅,无法保证粮食运输,最后却不得不放弃,并封五子朱橚为周王,镇守河南。
明永乐迁都以后,原来的北平府改称顺天府,和南方的南京应天府相对应,并以顺天府北京为京师,南京作为留都,两京并立。1927年北京改成北平后,当时的居民往往继续称北京,而不用北平。可见北京一词在人们心目中的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