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近鲁迅

(2015-12-26 20:44:30)
分类: 散文随笔

  童年的快乐是一种纯粹且容易满足的幸福感,能够引起孩童快乐的事物往往非常简单甚至微不足道。尽管我和鲁迅生活在完全不同的时代环境,但是鲁迅笔下所描写的自然之乐和温情关爱总是“于我心有戚戚焉”,令我感同身受又向往万分。我想知道百草园中“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是怎样的空间构置,会有怎样“冒险”可能;低唱的油蛉、“轻捷的叫天子”、会喷烟雾的斑蝥这些有趣的生物组成的画面会是怎样一种有趣的场景,说不定会是一部精彩绝伦的动画片;家里虽没有像阿长这样的女工,但是长妈妈对于鲁迅的爱却也让我联想起自己的婶婶阿姨,他们总会突然给我礼物作为惊喜,让我实在地感受到恰若鲁迅得到插画版《山海经》时的激动、开心。那时的我对于《朝花夕拾》里的多数文章都看不太懂,但是鲁迅描述的童年的忆趣却让我在情感深处充满共鸣。

  上了中学后,《朝花夕拾》的几篇文章被选入教材。因为学习课文的缘故,我又重读了一遍《朝花夕拾》,突然间感觉曾经读不懂的文字或者比较朦胧的感受渐渐明晰起来。《朝花夕拾》是鲁迅对青春时光的摘录,而这份摘录不仅是给自己童年美丽时光的梳理,更有着对早年充满遗憾甚至略有不快经历的深入反思。我开始慢慢读懂了鲁迅这段时光摘录背后的复杂感受,那是一种孩童天性被封建传统文化压抑下的束缚与反抗,是成长历程中被虚伪假意的人心刺痛后的愤慨与冷嘲,是对亲人故旧发自心底的怀念与同情,也是对漂泊奔波的学习生涯的无奈却又略有回味的复杂情愫。这次阅读,让我真切体会到鲁迅批判文风下的犀利与幽默,真诚与生动,也让我慢慢对鲁迅的文字产生了兴趣,让我对他的生命历程、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其他文章产生了极强的好奇感。渐渐的,读鲁迅成为我课余阅读的重要一部分。

  进入大学,鲁迅研究成了我所学专业的一门主课。在课余和同学聊起鲁迅时,很多同学都感觉鲁迅有着冷峻、严肃甚至略显刻薄的脸孔。然而我对于鲁迅的印象却常停在四年级的那个暑假、停留在初中课外阅读体验,那个充满生活情趣、对亲情和友情极为珍视、有着十足喜怒哀乐的人,才是一个真实的“人”的鲁迅,是卸掉战士外衣、退去犀利锋芒后的生活中的鲁迅。尽管《朝花夕拾》中很多文字也是具有批判意味的,但是这份“痛刺”背后却饱含一位中年人在历经颠沛流离、坎坷磨难、世态炎凉、人心冷暖后对人生青涩时光的回味与珍视,对健全人性发展和现代进步理念的热爱与追逐。《朝花夕拾》犹如一面镜子,映出了鲁迅内心深处的温情与静默,也真实地展现出一个历经沧桑的文人对“旧来的意味存留”的深沉思念。站在鲁迅人生的书架前,尽管已阅览过鲁迅几乎所有的文字,我依然固执地认为《朝花夕拾》是走近真实鲁迅的捷径,是理解鲁迅人生轨迹和思想变化的重要通路。或许当我步入不惑之年,再翻起这本书,回想起自己半生的经历,又会有新的体悟。可能也会与辗转半生的鲁迅有了同样的感受,回忆起自己旧有的年少岁月,朝花正好,静放路旁,驻足采撷,夕暮嗅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