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要多关注多鼓励
(2015-12-20 15:26:45)分类: 散文随笔 |
一位朋友对我说,先前,他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脾气很不错的人,可是当接管了孩子的教育后,才发现自己的耐心远远不够。孩子总是“不长记性”,不断地犯错误,在同一个问题上重复了一次又一次。尽管他极力克制,告诉自己一定要冷静,一定要想办法改变孩子的现状,可是,情绪的爆发总是令人猝不及防,当孩子离自己的期望越来越远时,他终于忍不住对女儿大呼小叫,并用武断的方式来管教孩子。譬如:指责,体罚。结果,过激的行为不但没能让孩子迈上阳光大道,反而滞碍了孩子的成长。
无可厚非,每一位家长都在孩子的身上倾注不少的时间和心血,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教育方式,其出发点都是好的,都希望把自己的孩子教育成人中龙凤,拥有美好的前途。可是,在无形之中,我们的爱变成了一把伤害孩子的利剑。本来关注孩子的学习与生活是一件好事,但很多父母不知道,关注也分为两种,一种是积极的关注,比如:关心,爱抚,交流,微笑等;一种是消极的关注,比如:咆哮,挖苦,训斥,责骂等。积极的关注有利于孩子的成长,而消极的关注则会阻碍孩子的成长。然而遗憾的是,我们不少家长选择了后者。
每个孩子的内心都渴望得到父母积极的关注,如果他们的愿望得不到满足时,就会采取过激的方式引起父母的注意,这就是有的孩子在学校故意调皮捣蛋的原因。其实,孩子的要求很简单,他们只是希望得到老师和父母更多的肯定和表扬。
英国育儿专家佩内洛普·利奇曾说:“与孩子们一同成长是一段漫长的旅程,我们要用头脑和心去教导他们,而非手和皮带。”当孩子遇到困难时,他们希望得到的是父母的帮助,而不是父母的惩罚。教育孩子是一项伟大的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收到成效,它需要长期的努力,科学的管理,足够的时间、耐心与信心。惩罚孩子是一种短视的行为,父母要有长远的目光。“棍棒出孝子”的方式已不适于今天的教育,我们不能将父辈施加在我们身上的某些不合理的方法,再生硬地用到自己孩子的身上。
引导并非管教,关注并非伤害。每一位家长都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教育的目的,首先是让孩子成为一个人,其次才是让孩子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消极的关注只会背离教育的目的,让孩子在成长的路上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