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成语典故:其貌不扬

(2015-11-26 23:06:32)
分类: 知识窗


说某人长相丑陋,一些文人雅士会委婉地用“其貌不扬”来表示。该成语源自《左传·昭公二十八年》:“今子少不飏(同扬),子若无言,吾几失子矣。”这里说得“子”,指的就是春秋时期,郑国贤士鬷蔑。

鬷蔑,字然明。他容貌甚丑,却才华出众。他的一些政见,常为郑相子产所推崇。一次,子产问他如何为政。他回答说:“执政者对于人民,要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对待;对于不仁者,应及时除掉,如同鹰(一种似鹞的猛禽)追逐乌鹊一样。”子产非常赞赏他的看法,对大夫子太叔说:“过去,我只看到鬷蔑的面孔,今天才看到他的心了。”敬佩之情,溢于言表。晋国上下,对鬷蔑也推崇备至。公元前514年,晋国内讧,贵族祁氏、羊舌氏被杀,魏献子就任国君。为巩固其统治地位,他把祁氏、羊舌氏家族的领地分别分给有功之臣。其中,分封贾辛做祁邑(今河北安国)大夫。在贾上任前,魏献子召见他,并对他讲了一个有关鬷蔑的故事。大意是:前晋国大夫叔向出使郑国,相貌奇丑的鬷蔑很想见见他,于是随同收拾器皿的奴仆前去,站在堂前,说了一句非常动听得体的话,正要喝酒的叔向听了,说:“一定是鬷蔑来了。”于是上前拉着鬷蔑的手,一边上堂一边解释说:“从前贾国有个大夫,长得很丑,但娶的妻子非常美貌。其妻嫌他貌丑,三年不苟言笑。无奈中,他带妻子野外射猎野鸡,射中了,妻子才得以说笑。大夫说:‘才能是不可没有的。若我不会射箭,妻子就不会又说又笑了。’今天你长得不出众,如果再不说话,我几乎要与你失之交臂了。看来,话是不能不说的,就像现在你说话的这个样子。”由此,二人一见如故,遂成了无话不谈的知心朋友。

魏献子这番言论,除了对贾辛表示信任,力荐他为祁邑大夫,要他保持恭顺,不要前功尽弃外,另有一层意思,就是提醒他不要以貌取人。如若不然,则要“今子少不扬,子若无言,吾几失子矣”,遗憾终生了。

西晋学者杜预,在所撰《春秋左氏经传》中,对“子少不扬”,作了如下注解:“颜貌不扬显”。后人根据这个故事,以及杜预的解释,派生出成语“其貌不扬”,沿用至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