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作为效应”谈
(2015-11-17 10:54:58)分类: 散文随笔 |
对照现实,有的部门总喜欢未干先吹,不是吹功劳,而是显摆工作有多棘手、难度有多空前,到头来工作进展轻松,还不是因为“领导指挥有方、众人精诚付出”?有的地方为应对突发性灾害或者社会治理问题,成立临时协调机构,集中力量进行处置,个别人不愿速战速决,生怕事了“庙”散,宁愿延误工作进展也要占住位子。种种怪相,无非是为了以工作之“艰辛”、付出之“巨大”,垒高自己的“功劳碑”。问题就在于,是真的本领强、干劲大吗?
一些人把“反作为效应”当做“升官经”,在本职岗位上尸位素餐,整天制造忙碌工作的假象,殊不知,瞒得过初一,瞒不过十五,明眼人一看就心知肚明。这种封建“滑吏”的糟粕遗风,如果不能及时摒弃,早晚深受其害。正像有些劣医,为了能“钱如东海长流水”,奉行“外科之疡疽,未必肯令一药而愈”的恶习,结果坏了名声,到最后反砸了自己的饭碗。
为官从政,实在是第一位的,老百姓看干部就看实在不实在。做人做事既要考虑上级怎么想,更要考虑群众怎么看。让群众满意,才是对本职工作的最大尊重。“反作为效应”造作取巧,为党的纪律所不容,与“三严三实”要求格格不入。奉劝那些执迷不悟的干部,凭自己的真才实学、凭经得起实践检验的政绩,去赢得组织和群众的信任,切忌以奇技淫巧、歪门邪道去博所谓的功名。
“至道贵兼济,岂固为身谋。”有多大权力就要尽多大职责,职务与干事业是相辅相成的,职务只是干事业的平台,而不是填起欲壑的簸箕。把事业干好了、干实了,才是合格的干部。不想干事只想当官,甚或借助不入流的手段去升官,结果不仅“有心栽花花不开”,更可能跌入违纪违法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