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历史上的蔡文姬

(2015-11-01 16:42:31)
标签:

情感

分类: 历史

  

  

     郭沫若的话剧《蔡文姬》,在写到蔡文姬与董祀的婚姻时,将这场婚姻写得非常自然,甚至还有恋爱过程,而且,这个过程让人觉得很自然:董祀和汉使周近一起到匈奴去接蔡文姬,在回来的路上,蔡文姬夜夜弹琴哭泣,董祀便去安慰,几十个夜晚过去,两人由心灵接近继而产生感情,这样一来,董祀娶蔡文姬为妻,就水到渠成。而且,董祀犯罪,也是因为在途中这几十个夜晚,被视为擅自闯进蔡文姬的帐子,行为不检,获了死罪。蔡文姬为了救董祀,大雪天,蓬头跣足,求情于曹操,曹操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赦免了董祀的死罪,派快马追回成命。这样一写,蔡文姬的第三次婚姻变成了恋爱,有声有色,跌宕起伏。

  然而,在查阅曹操年表和建安十二年到十三年的大事记时,却赫然发现,郭老把牛头对在马嘴上。

  首先,曹操派到匈奴的汉使,是一个名叫周近的官员,并非董祀。既然董祀没有去接蔡文姬,那么,怎么谈得上屡次到蔡文姬的帐子里去安慰呢?

  《后汉书·卷八十四·列女传第七十四》如是记载:“……兴平中,天下丧乱,文姬为胡骑所获,没于南匈奴左贤王,在胡中十二年,生二子。曹操素与邕善,痛其无嗣,乃遣使者以金璧赎之,而重嫁于祀。”

  这里记得很清楚,是曹操派使者赎回蔡文姬,而不是派董祀,如是董祀,《后汉书》完全可以写清楚,并不必写派使者赎回,重嫁于祀。

  查清真相后,原来关于蔡文姬第三次婚姻的写作构架,只好作废,重起炉灶,搜寻历史记载中的点点滴滴,然后编织。

  还有一个声名显赫的历史学家,在自己的著作中,清清楚楚地写道,蔡文姬与董祀结婚后,生一子一女,女儿叫羊徽瑜,嫁给了司马师。

  这就奇怪了,难道蔡文姬与董祀生的女儿,就这么不清不白地姓羊?

  有了前面的经验,我当然没有轻率相信,而是认真查阅典籍,终于弄清楚,上党太守羊衜妻子去世后,娶了蔡邕的第二个女儿续弦,羊徽瑜就是他们生的女儿,后来成为司马师的妻子。

  这一查,不但查出了羊徽瑜的真实身份,而且查出了一条重要线索,那就是蔡文姬有一个妹妹,而且嫁给了上党太守,这在兵荒马乱的年月,是一个重要的依靠,也是重要的亲情寄托,当然,蔡文姬的生活中,也就少不了妹妹的身影。

  历史是一步步走过来的,回溯历史,就要一个脚印一个脚印阅览,千万不要相信权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尽最大力量还读者一个真实的历史,呈现给读者一个个真实而亲切的历史人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