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上,泰山始终被尊为天下大治、江山一统、万邦朝宗的治国象征,早有“五岳独尊”、“天下第一山”、“登泰山而小天下”,诸多美誉。
是的,用雄伟壮丽来形容泰山是恰如其分的。清风徐来,渐行渐爽,及至中天门,心境豁然大开。“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好清爽啊!从中天门下车,开始步行攀登,路过云步桥、望人松、梦仙龛、升仙坊、十八盘……1630余级石阶,越走越窄越陡,待靠近南天门时,两旁峭壁如削,盘路镶嵌其中,如一架云梯直插南天门。仰望这一古老的建筑:啊!这便是史上记载的布山道士张志纯建造的南天门?一幢古式牌楼,石砌拱形门洞,立于海拔1460米处。是南天门!门额中间“南天门”三字赫然醒目,一对楹联分列两侧,上联“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下联“阶崇万级俯临千嶂奇观”。依偎在南天门旁,俯瞰泰山脚下,确有“精神四飞扬,如出天地间”的感觉。
登泰山必赏四大奇观——泰山日出、云海玉盘、晚霞夕照、黄河金带。而观赏四大奇观必须登顶泰山。因此,来泰山者必须登临玉皇顶,否则等于白来。南天门以上为泰山极顶区域,面积1.6平方公里,被称作岱顶景区。受海拔、气压和温度影响,岱顶景观恍如仙境,虚幻缥缈,十分奇妙,又称岱顶为“妙区”。我们登顶泰山正值黄昏,是欣赏晚霞夕照、黄河金带的最佳时刻,怎奈大雾弥漫,锁尽峰峦。我在雾中猜想:那是泰山西北的峰峦尽头,黄河在夕阳的映照下,似一条金色的飘带,波光粼粼,蜿蜒迂曲,伸向天边。正如诗人李白描述的:“黄河从西来,窈窕入远山。平崖望八极,目尽长空闲。”我站在云雾中,唯有静静地想。遗憾吗?不!踏云驾雾便是仙,何况泰山日出、云海玉盘许多美景还等着我呢。
夜宿山上宾馆,为了晓看泰山日出。泰山主峰1545米,海拔不高,不觉很冷,确很舒适。翌日早4时1刻,我急忙爬起来,朝窗外望去,糟糕!仍然大雾弥漫!跟随浩浩荡荡的人群,向玉皇顶进发。从天街进入东神门、大观峰、青帝宫,约半小时抵达玉皇顶。一路走来,游人相拥,却不见嘈杂。朦胧中,我听到了由远及近的鼾声,才发现路边石阶旁、古树下、草丛中,数百游人横躺竖卧,鼾声徐徐。一问才知,他们或夜间登临,或露宿山上,或戴月守候,怀着对泰山的敬仰,对日出的渴望,对人生的期许,对未来的憧憬……
不知谁说该是日出的时候了,可依然漫天大雾。我知道,一轮红日跃出地平线、冉冉升起、金光四射、白云袅袅、千峰披金的壮美景象,今天见不到了,而此起彼伏的鼾声却更加浓烈。瞬间,我的眼睛有些湿润,绝非雾水所致,是涌动的情愫。我想起“泰山安,则四海皆安”的传说。是啊,多么祥和的鼾声!它来自泰山之巅,汇聚成浑厚的交响曲,那么悦耳,那么动情,那么和畅,那么安详。
虽不见日出,却增添了一种信念:安然,泰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