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的东方朔是历史上有名的智者和幽默大师。在一个大热天,汉武帝下令给大家发“福利”(鲜肉若干斤)。东方朔的部门领导迟迟不来,东方朔怕时间过久肉要变质,就自己拔剑割下一块送回家去。部门领导当然不高兴,就向汉武帝反映东方朔目无组织纪律。次日上班,汉武帝要东方朔检讨一番。东方朔倒也爽快,“自我批评”道:“东方朔啊东方朔,你受赐不待诏,何其无礼也!拔剑割肉,又何其壮也!割之不多,又何其廉也!回家交给妻子,又何其仁也!”直逗得汉武帝龙颜大悦,结果不但没扣奖金,还另外受到酒一石、肉百斤的奖励。
批评,不管是对别人还是对自己,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批评需要勇气,接受批评同样需要勇气。批评别人,不但可能使自己陷于孤立,更有遭打击报复的后患;自我批评,又可能授人以柄。批评的难处,真是一言难尽。于是,机智灵活的人如东方朔者,为了好好地保护自己,就“巧妙”地把批评与自我批评转化成了“表扬与自我表扬”,或者索性保持沉默。相比批评而言,表扬当然是更有市场的,往往是说者轻松愉悦,听者心情舒畅,皆大欢喜。你看,东方朔老先生,搞个“自我表扬”尚且狠狠地赚了一把,如果是主动出击表扬别人,其收获岂非更加可观?
我们当然不反对讲究批评艺术。批评如果也能做到“润物细无声”,去疾于不知不觉间,那当然功德无量,善莫大焉。我们应当担心的是,批评如果都“艺术化”为“表扬”了,是否会混淆二者的界线,让人无法分清其指向。还有,在“泛表扬”的大环境下,批评者是否会因此失去说真话的勇气,受批评者是否会削弱对批评的心理承受能力,退化为内心只能装下表扬而一碰批评就过敏。
《老子》云:“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批评之言虽然不中听,但未必是坏东西,这道理大家都懂。接受批评,也有个心理适应过程。批评泛滥,容易使人导致逆反心理,产生超常的“抵抗力”,从此“万批不侵”,什么意见也听不进,听了也坚决不改。批评缺失,又容易使人“抵抗力”先天性不足,一听“逆耳”之言就脆弱得引起不良反应,以致产生过激行为。所以,对待批评,把握“火候”还是很重要的,它需要人们拥有成熟的心灵。同时,我们又应当认识到,批评是一种责任,毕竟,无论是批评还是自我批评,都是“治病救人”的一剂良方,是正常社会不可缺少的一种声音。批评的原则不能丢,东方朔式的“自我批评”,开开玩笑是可以的,在正经事情面前,还是让表扬与批评泾渭分明为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