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学

(2015-09-27 23:22:58)
标签:

秋天

沟壑

月饼

中秋

村庄

分类: 散文随笔
 中秋传说
    农历八月,秋高气爽,古称仲秋或正秋;而十五又在八月的中间,故八月十五是中秋。我国人民心仪这个节日,此时月儿圆,桂香飘。在这个美好的日子里,想象力丰富的神州古人,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美丽的传说。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李白《古朗月行》说:“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把众多传说写入诗词,也使中秋充满诗意。

  中秋吃月饼、赏月,由来已久。苏东坡诗“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中的“小饼”是北宋皇家“宫饼”的民间称谓,实际就是月饼。提到吃月饼,还有一个传说:元朝末年,朱元璋联合各路力量反抗元帝的残酷统治,军师刘伯温想出一条妙计,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起义成功后,每年中秋节朱元璋都赏赐月饼给全体将士,与大家同乐。

  传说,让中秋之夜变得格外诗意朦胧。

 

染秋

夏天是一块绿意葱茏的画布,一旦着染上秋的色彩,便成了一幅斑斓动人的图画。因此,爱秋的人必是胸怀诗情画意的人,爱秋的眼睛必是一双绚烂濯洗过的眼睛,而那秋天的画图,必是广阔的迷幻与旖旎。

  乡村秋天的图画,虽算不得绝伦,却也值得人永生追逐与游走。其实,夏末与秋初的界限并不是泾渭分明,而是浑然天成,就像一幅画,着色与留白之间的衔接,并不是戛然而止,而是在淡而无痕的过渡中完成了彼此的交融与分离。随着时日渐深,秋的色彩逐渐浓郁。霜降未至,一阵一阵奔跑的秋风就已将辽阔四野的草木与稼穑染上金子般的颜色。如信步玉米林,随手触碰一枚叶子,那干爽的玉米叶就像一页页风干的薄纸,如蝉翼般在风中作响。那颤抖着的金黄,令人心生怜爱与欣喜,摩挲着,思虑着,就像思虑人的一生一样,让人在长久的念想与忆昔中,对生命产生万千感慨与顾恋。及至第一场风霜过后,满山遍野就像被水墨浸染,从山巅到沟壑,一片迷离景象。

  高处杏林金色的叶片旋舞着,翩然落在大地温暖的手掌上。谁还会将急促的脚步落下?我也不想将俗世的跫音强行带入一枚落叶的酣睡里,一个人双手扶地,缓缓席地。与遍地落叶共枕,聆听一场微雨前鸟儿的集体奏鸣,也是人生中不可多得的梦境。看,它们带了满心的期许与热爱,翅羽翻飞,歌声嘹亮,在彼此的音符中穿越与俯冲,恣意而昂扬。或许,这就是秋天养育的精灵,在秋天的深处,守护秋的静美与安谧。放眼沟壑深处,便是槐树葱茏,强劲一如盛夏,将翠绿的臂膊伸展到沟壑的高处,向着高远的苍穹诉说不尽。在葱绿与金黄之间,便是青房瓦舍,在成片的青灰之中,点缀着辰星般的红色琉璃,就像村庄内心燃起的星星焰火,将整个秋天洇染出迷离的色彩,让人无法离舍。

  这时候,如果没有急促奔走的风,飘过天边的那片雨云便会安静地守候在村庄上空,一场温润的雨就将整个山野与村庄绵延在一起。湿漉漉的夜色抚慰着潮润的灯光,明丽的灯火映照着迷蒙的夜色。那境界,不是画幅,胜似画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