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药物治疗动脉粥样硬化

(2015-08-02 20:45:57)
标签:

药物

阿司匹林

血小板

不良反应

钙拮抗剂

分类: 保健养生

药物治疗是动脉粥样硬化治疗的主要手段。即使成功完成介入手术和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也仍需坚持服药。现将动脉粥样硬化治疗药物及其使用注意事项介绍如下:

1.他汀类 临床应用最广泛,除降血脂以外,还具有修复受损血管、抑制炎性反应、稳定斑块、抑制血小板聚集、扩张血管并能有效抗氧化损伤等作用。该类药物总体安全性很高,常见的不良反应有转氨酶升高、肌肉症状、肌酶谱升高、消化道症状等。因此使用该类药物时应定期到医院检查转氨酶及肌酸激酶等生化指标,及时发现药物可能引起的疾病。用药期间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肌肉疼痛、触痛、乏力、疲劳、关节痛或者伴有发热、排尿困难、尿液呈酱油色或尿量减少,应及时告知医师,请医师判断并处理。

2.贝特类 贝特类药物除降脂作用外,还具有抗炎、降低纤维蛋白原、改善内皮功能、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本类药物常见不良反应为消化不良,也可引起肝脏血清酶升高和肌病。严重肾病和严重肝病者禁用。由于贝特类单用或与他汀类合用时也可发生肌病,应用贝特类药物时也须监测肝酶与肌酶。

3.胆酸螯合剂 属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主要降低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目前临床应用不多。常见不良反应有胃肠不适、便秘等。该类药物能影响某些药物的吸收,使用时需相应调整剂量。

4.胆固醇吸收抑制剂 目前临床应用较多的为依折麦布,该药除改善动脉粥样硬化外,也有一定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通常用于他汀类药物不能耐受患者的调脂治疗。依折麦布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头痛和恶心。考来烯胺可使此药的作用增强,故两者不宜同时服用,必须合用时,须在服考来烯胺前2小时或后4小时服此药。环孢素也可增强此药的作用。

5.抗血小板药物 抗血小板药物主要通过抗血小板黏附和聚集,从而防止血栓形成,用于预防动脉栓塞。这类药物主要包括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阿昔单抗、替罗非班、前列环素等,其中最常用者为阿司匹林。服用阿司匹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胃肠道的刺激症状,有些患者会出现胃肠道不适,罕见的情况也可能出现胃肠道出血和穿孔,因此服用期间应留意大便的颜色,如果大便颜色呈柏油样改变,则需高度警惕,告知医师或至医院就诊。此外如果要接受手术,需告诉医师近期在服用阿司匹林,因为阿司匹林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可持续数天,医师可根据手术情况决定术前是否停用阿司匹林。

6.钙离子通道阻滞剂 钙离子通道阻滞剂除了可以降血压外还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长期用药能改善动脉的顺应性,减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这些药物包括氨氯地平、拉西地平、伊拉地平和维拉帕米。这类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有体位性低血压、心动过速、头痛、颜面潮红、多尿、便秘、胫前踝部水肿等,使用此类药物时应注意变换体位时速度应慢,必要时降低药物剂量,遇到不良反应时应减量、停药或换用其他药物,另外使用此类药物时注意避免将非双氢吡啶类的钙拮抗剂与受体阻滞剂合用,对存在窦房结、房室结病变的患者,禁止使用非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对伴有心力衰竭患者,不推荐使用钙拮抗剂。

7.溶栓和抗凝药物 抗凝药物通过影响凝血过程中的凝血因子组织凝血过程,对动脉内形成血栓导致官腔狭窄或阻塞者有一定作用,如华法林。此类药物不推荐常规治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