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让智慧之心,抵达无穷远方

(2015-07-23 16:52:18)
标签:

冥王星

新视野

人类

宇宙

远方

分类: 散文随笔


  近日,冥王星心形区域被正式命名为“汤博”,以纪念那位最早发现它的科学家。一份独特的纪念,再次让人们回味“新视野”号与冥王星擦肩而过的美好瞬间。

  飞了9年,飞了48亿公里,当“新视野”号把冥王星的清晰照片传回地球,似乎所有清澈的眼睛,都把目光投向深不可测的鸿蒙太空,聚焦在那个用“心”面对人类的神秘星球上。那是太阳系最遥远的所在,也是人类到过的最遥远的地方,纵然只是擦肩而过,纵然只是瞬间相拥,也足以留下刻骨铭心的激情与记忆。

  沸腾在人们心底的,不仅是对天文的好奇,更有一种难言的感动。正如网友所言,这是无可救药的泪点。最遥远的行星,在人们心里引起最切近的感动,那是因为,每个人都曾仰望星空,哪怕只是在无人知晓的角落;每个人都曾壮怀激烈,哪怕理想并没有锐利的锋芒;每个人都有诗和远方,哪怕囿于此时此地此景。冥王星在太阳系尽头的“心”形微笑,揭开了人们为日常生活所遮蔽的求真之心与纯粹之美,让人们从琐碎与繁忙中抬起头来,感受宇宙的诡异与神奇,慨叹人类探索精神的可贵与伟大。

  其实,这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能力,也是人类文明滚滚向前的动力之源。85年前,冥王星只是一个科学的想象和逻辑的演绎;85年后,人类的探测器拍下了它清晰的身影。从猜想到证明,从计算到探测,从模糊到清晰,人类的心智与想象总能超越现实的限制,进行天马行空的逻辑建构,让智慧的足迹游弋在宇宙的边界、时空的尽头。而技术、实验与探测在努力赶上人类的想象力、并试图去证明或证伪那些伟大的猜想时,人类的知识疆域将因此拓展,文明高度也将因此提升。正是对未知之物的不懈追问,对永恒之物的上下求索,才构成了“新视野”号义无反顾扑向冥王星的根本动力。

  若宇宙浪漫,便感动何妨?如相约美好,便穿越何惜?茫茫宇宙中,人的存在只是沧海之一粟,是多么渺小;人的心智却能超然物外去思考宇宙的奥秘,又是多么伟大。而人类的这颗智慧之心,就跳动在每个人的胸膛里,撞击着我们的肩膀。正因此,面对远在天边的冥王星,我们感受到的不仅是科学的伟力,更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内在力量。而这,足以让我们保持坚强与勇气,免于堕落与沉沦。

  或许,我们不应在冥王星报以微笑时才记起仰望星空。日常生活中,更应时时放飞心灵,哪怕对灿烂星空只有片刻凝视,也是人与宇宙纯粹对话的时刻,是人与自我心智交流互动的瞬间。那种美好超越了一时穷通荣辱的羁绊,而是追求未知、热爱智慧的本然之美,就像“新视野”传回照片里面的宇宙,那样深邃,令人向往。悲伤时,失望时,无力时,躁动时,这种纯粹之美,都是一剂温热的精神汤药。

  与冥王星擦肩而过,“新视野”号将继续它勇往直前、永无返程的旅途,这一份带着几许悲壮的勇气,还将把人类的智慧写在多远的远方?我们不知道未来会是什么样,但可以确定的是,无穷的远方都与我们有关。

 

 

链接

                                   你好,冥王星

  “我飞了10年,跨越50亿公里,只为看你一眼……”最近,美国“新视野”号探测器近距离飞过冥王星并传回了清晰的照片和信号,这一“历史性会面”,为人类揭开了冥王星神秘的面纱。

  冥王星位于太阳系边缘,可能是柯伊伯带中体积最大的天体,于1930年被美国人汤博发现。虽然冥王星的直径比月球还小,却有不少奇特之处:太阳系中的大行星轨道都接近于圆形,而曾经是大行星的冥王星的轨道,却是极为扁长的椭圆形,且轨道面与黄道面有17°的倾角;在太阳系中,除离太阳近的水星、金星受太阳引力作用自转缓慢外,其余大行星自转周期均在9—25小时之间,而冥王星自转周期达6.4天,与行星序列的物理性质规律相悖……

  为了一睹这个神秘星球的真容,“新视野”号飞了9年多,“烧”了7亿美元,倾注了几代科学家的努力。不少人会问:为何要探测一颗距离地球如此遥远的星球?冥王星的公转周期长达248年,自被发现以来,人类还没看它走完一圈,对它的认知远远不够。冥王星曾是太阳系中离地球最远、探测难度最大的一颗行星(现已降为矮行星),它就像一个“时空胶囊”,保存了10亿多年前早期太阳系的冰冻遗迹。因此,对冥王星的探测不仅可以使人类看全太阳系原“九大行星”、完成太阳系观测“第一阶段”的任务,也有助于了解太阳系的起源、探究行星的形成过程。当然,美国率先探索冥王星也是为了显示实力,保持其在空间探测领域的绝对领先地位。

  空间探测领域的发展历程是先近后远、先易后难。人类第一个成功探测的星球是离地球最近的月球,此后陆续探测了火星、金星、木星、土星、水星、天王星、海王星,以及彗星和小行星,最终探测了冥王星。当下,空间探测的目的也与以前有很大不同。例如,目前的探月目的已由冷战时期主要满足政治和科学需要,转变为科学探索和经济利益相结合,以探测月球资源为主,为未来月球资源开发和利用打基础。

  航天技术的一般发展规律,是先满足军用需求,接着在军用基础上转为民用,最后把成熟的民用航天技术转为商用。近年来,美国政府已把近地轨道的载人天地往返运输交给了商业航天公司,将人力、物力和财力集中到技术难度更高的深空载人探索中。不过,随着经济和技术的飞速进步,一些实力雄厚的私营公司并不满足于开发近地轨道的太空资源。2012年和2013年,美国行星资源公司和深空工业公司先后成立,准备开发可能蕴藏丰富燃油和贵重金属等矿产资源的小行星。

  从长远看,人类的太空探索会由主要满足科学研究需求,逐渐转变成同时满足科研和商业开发需求。可以预见,随着太空资源探测开发技术的日趋成熟,即便是遥远的冥王星,也有可能成为一座巨大的资源宝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秦城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