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赏鉴:张志和《渔歌子》赏析
(2015-07-17 17:13:31)
标签:
西塞山张志和渔歌子箬笠鳜鱼 |
分类: 诗词天地 |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作者张志和(约公元730-810年),浙江兰溪人。中唐诗人。原名龟龄,16岁游太学,以明经擢第。献策肃宗,大得赏重。任翰林待诏授左金吾卫录事参军,并赐名志和。后因事贬南浦尉,以亲丧还乡,遂不复仕,号烟波钓徒。帝赐奴婢各一,名渔童、樵青。志和以男童奉钓,女樵煎茶。颜真卿为湖州刺史,特赠新舟以换漏船,泛家泛宅,往来苕霅烟波间。大历八年(公元773年)同真卿共游西塞山(浙江嘉兴),作《渔歌子》五首。此为其首章。
志和妙于山水绘事,此词正得其神理风致:白鹭成群地在西塞山前飞翔,活泼泼的鳜鱼在桃花流水中游动。舴艋舟上坐着碧蓑青笠的渔父,悠然自得地垂钓着。如此清远秀逸的景致,如此空灵微妙的诗心,怎能不令人陶然物外,深契真意而忘却了风雨,忘却了回家。“不须归”三字将作者真率洒脱的心境表现得既含蓄又深情。唐宪宗尤爱其诗文,下令“图其真(画像)、求其歌,不能致。”董其昌云:“昔人以逸品置神品之上,历代唯张志和可无愧色。”
张志和对后人的影响也特别深远。东坡贬黄州时,曾游西塞山、散花洲。东坡把此词扩充为《鹧鸪天》:“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朝廷尚觅渔歌子,何处如今更有诗。
夏承焘先生《瞿髯论词绝句》之三云:“羊裘老子不能诗,苕霅风谣和竹枝。谁唱箫韶横海去,扶桑千载一杆丝。”又咏《日本嵯峨天皇》诗云:“樱边觱栗迸风雷,一脉嵯峨孕霸才。
据云此词很快传到日本。嵯峨天皇于弘仁十四年(公元823年)即作《和张志和渔歌子》五首,其一云:“江上渡头柳丝乱。渔翁上船烟景迟。乘春兴,无厌时。求鱼不得带风吹。”一时和者云起,遂开彼邦词运,距志和原作才49年。好诗词就是这样,能穿越时空和国界引发人们的共鸣与美感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