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五招”防治脑卒中
(2015-06-23 15:42:04)
标签:
脑卒中体质夏季血压痰湿 |
分类: 保健养生 |
|
|||
许多人都认为冬天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夏天却是血压下降,病情稳定的好季节。但你知道吗?当气温上升到32℃以上时,脑卒中的发生率较平时高66%,并且随着气温的升高,危险性还会增大。健康专家指出,夏天防治脑卒中有以下几个方法:
少盐不应无盐 及时补充水分 夏季气温高,当气温超过32℃时,人体出汗多而致血液浓缩,血液浓缩会导致血液黏稠度升高,从而诱发脑卒中。此时,就要及时补充水分,保证每天的进水量达到2000毫升至3000毫升。最好以白开水为主,饮料中以绿茶最佳。 长跑不如饭后散散步 清晨正是血压往上升的时候,如果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在清晨长跑,很有可能发生脑卒中、心肌梗死等意外事件。专家认为,散步是老年患者比较好的锻炼方式。人们可以在吃完晚饭45分钟以后散步30分钟。另外,练太极拳也能有效预防脑卒中。
夏季喝粥化湿喝茶缓解情绪 小卒中是病发先兆应住院治疗 小卒中是严重脑血管疾病的预警信号,这部分病人在脑卒中患者里占60%。由于老人体温调节功能减弱,对气温感觉迟钝,故发生脑卒中前多无感觉,一旦感到“闷热”,最容易被误当成中暑处理。特别是那些有脑血管疾病病史的老人,如出现胸闷的感觉,常可能是脑卒中的信号。如果忽然出现症状轻微或“一闪而过”的头痛、头晕和眼花以及半身麻木、一侧肢体无力,切勿以为是“天热吃不好睡不好”,应该及时去医院诊治。
血压非越低越好药量遵医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