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过上有尊严的老年生活

(2015-06-10 14:51:36)
标签:

老人

尊严

90后

80后

生活

分类: 散文随笔
    过上有尊严的老年生活,不仅要求“老有所养”,更包含“老有所乐”。《中国农村养老现状国情报告》显示,四成多农村老人喜欢与子女同住。天伦之乐和老友欢聚等,仍是最根本也最朴素的诉求。政府和社会可以“替天下儿女尽孝”,却难以实现对老人的精神赡养。有的时候,十次远隔千里的汇款,不如子女和老人“一碗面的距离”。全国老龄办曾倡导推出“新二十四孝”、建立父母关爱卡、教会父母上网、鼓励单亲再婚等行动,就是试图在传承与创新中,涵养契合现代社会特征的孝德。

  更进一步看,任何群体的尊严都不是单一的,而是存在于社会系统的平衡与和谐当中。从大妈跳广场舞引起的纠纷,到因让座引发的跨年龄冲突,再到老年保健品推销的“温情陷阱”,老人常处在社会联系的精神孤岛。当然需要营造尊重老人的风气、完善保护老人的机制,但同时也应创造让老人发挥余热、让老人理解青年、让老年群体更好融入社会的环境。一个“老慈幼孝”的社会,更能让老年生活获得更真实的尊严。

  老龄少子化是几乎所有现代国家面对的问题。不久前,媒体报道了90后小伙李治浩建立“家庭基金”的故事。家庭成员共同出资并各司其职,通过增加聚会和增进沟通,把三代家庭凝聚在一起,颇有新意的尽孝方式令人眼前一亮。根据上一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90后人口总数比80后少23%,00后又比90后少16%,处于人口递减“腰部”的青年人群,同时面对着养老和被养老的双重压力,将来他们在家庭生活中如何作为,至关重要。

  未来学家彼得·伊利亚德说得好:今天我们如果不生活在未来,那么未来我们将生活在过去。今天还年轻的70后、80后的责任和压力最大,但也应在养老转型中最有改革动力、最有创新欲望。只要付出更多努力,拿出更多智慧,我们就能为父母创造物质和精神上都有尊严的生活,也才能保证将来自己能够优雅地老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