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中国飞人刘翔

标签:
刘翔运动员世界纪录金牌瑞士洛桑 |
分类: 东西南北 |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wb/res/2015-04/08/08/rmrbhwb2015040808p36_b.jpg |
时年29岁的老将刘翔在2012伦敦奥运会上受伤后亲吻跨栏离开 |
道一声再见,这句道别里不知寄寓了多少常人无法想象的无奈与伤感。这个黄皮肤、黑头发的中国飞人曾历经荣耀,无数次地带给国人惊喜与自豪,也曾遭遇病痛的折磨,在聚光灯下经历质疑和诋毁。
从辉煌到低谷,是任何一个运动员必经的路程。只是这一段路对刘翔而言,既曲曲折折,又极富戏剧性。当退役的一刻终于来到,关于刘翔的故事却说不完道不尽,而在他命运的起起落落中,体育的魅力与残酷尽显,体制、商业、公众、媒体之于体育的作用与影响同样可以从中观照。
时间倒回至2001年5月7日,刘翔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人民日报》。一天前,这名18岁的小将在全国田径锦标赛上以13秒32的成绩夺得冠军。
没有人能够预料,这是一个田径传奇的开始。7岁接触田径、13岁开始练习跨栏、16岁进入国家队的刘翔,在当年先后斩获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冠军和全运会冠军,迅速地完成从国内冠军到世界冠军的飞跃,正式登上国际体坛。
2002年7月,刘翔在瑞士洛桑的国际田联大奖赛上跑出13秒12的成绩,不仅打破了男子110米栏的亚洲纪录,还刷新了尘封24年之久的世界青年纪录。
巅峰来得如此之快。2004年雅典奥运会110米栏决赛,刘翔以12秒91追平了英国选手科林·杰克逊创造的世界纪录并夺得金牌,宣告了“翔飞人”时代的来临。这枚宝贵的金牌也是中国军团在当届奥运会上出色表现的缩影:32枚金牌使中国超越俄罗斯,跃居金牌榜次席。
两年后,保持巅峰状态的刘翔又在瑞士洛桑以12秒88的成绩打破了沉睡13年的世界纪录。次年,在第11届世界田径锦标赛上,刘翔再度称雄。成为集奥运会、世锦赛和世界纪录于一身的大满贯得主。
后来的情节尽人皆知,由于跟腱的伤势,刘翔先后于2008年8月18日、2012年8月7日分别折戟北京、伦敦两届奥运会。
此后,尽管他仍坚持康复训练,渴望复出,渴望着今年8月的北京田径世锦赛;尽管他仍出现在全国两会现场,为运动员的权利鼓与呼;尽管他在2014年与爱人喜结良缘。但显然,伤病已无法让31岁的刘翔在栏间驰骋,而他昔日的对手罗伯斯、奥利弗也已陆续淡出赛场。
经得起多大的诋毁,就受得起多大的赞美。作为中国体育的代表,刘翔所经历的,正像姚明、李娜一样,他们需要像所有运动员一样追逐胜利、为国争光,面临伤病带来的苦痛与折磨。与此同时,他们需要处理同体制、赞助商、媒体等纷繁复杂的关系,身上背负的压力可想而知。
这些天,刘翔的微博上,装满了网友对他的不舍与祝福。
十几年间,刘翔在自己的运动生涯中艰难地超越自我,这样的故事远比金牌和纪录更为激励人心。更重要的是,作为其中的佼佼者,刘翔代表了这一代运动员更为成熟的心智和开阔的眼界,向世界展现了中国的体育魅力。
这就是刘翔的人生,他以此为人所知,又最终要离开这里。花不能长好月不能长圆,残酷的竞技体育更是没有永远的冠军。但当一切尘埃落定,回首往事,我们会发现,原来,有过最美好的时光,也就足够了。毕竟,他曾是最耀眼的那一个。
刘翔透露,退役后他将完成剩余学业,做一些对中国青少年体育发展和提升国人健康体质有利的事,力所能及地推动和促进中国田径在国际舞台的影响力。人们也更期待,回归平常人轨迹的刘翔,拥有平静、幸福的私人生活。
无论如何,中国飞人的体育故事,接下来会以另一种形式继续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