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分人事七分天

(2015-03-04 23:36:50)
标签:

张旭

神韵

可喜可愕

人事

不可端倪

分类: 散文随笔

    史书记载,唐朝时,被誉为“草圣”的张旭,只有到了酒酣情激处于癫狂状态,才会“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满云烟”(杜甫《饮中八仙歌》)。字嘛,“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韩愈语),“有悬崖坠,急风旋雨之势”(董其昌语)。奇怪的是,他酒醒之后,看到自己写的字,竟也感到惊诧,不管怎样写都没有了那股神韵气势,只好撕掉。

    在中国,古往今来,凡造诣深厚、才华卓荦的书画家,都讲究师法自然。据传,张旭自己说,他看见公主与担夫争抢道路,而悟得了草书的意境;后来观赏公孙大娘舞剑,而悟得了笔法的神韵。所以韩愈说他“观于物,见山水崖谷,鸟兽虫鱼,歌舞战斗,天地事物之衰,可喜可愕,一寓于书”。谁都明白,若白居易没有在九江送客登舟,偶遇精于琵琶演奏的京都旧妓,就不会有脍炙人口的《琵琶行》;柳永没有于清秋时节的伤情感怀,也就不会有令人叹为观止的《雨霖铃》。

   不论写字绘画赋诗,中外所有传世经典的出现,都有个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在,似乎都是偶然得之的。此人(身世际遇),此时,此景,此情,此物,真是诸种因素之机缘巧合,缺一不可。所以,还是清人赵翼说得好:“少时学语苦难圆,只道工夫半未全。到老始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