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个人的知识构成、价值判断、审美习惯,多来自于阅读。说起读书的好处,爱读书和不爱读书的人,都能说出个一二三来。然而,正处于青春好读书阶段的大学生,似乎越来越不喜欢读书了。今年4月,天津的一份调查问卷结果显示,37.86%的大学生每天课余阅读时间不足1小时,10.71%的大学生几乎不看书。每天阅读超过2小时的仅为13.57%,每年读书不超过10本的占了45%。本该是读书主流人群的大学生,却吝于把时间分配给阅读,不能不让人唏嘘不已。
当然,大学生不喜欢读书,主客观理由很多。比如要参加各种各样的文娱活动、社团活动,要忙于实习、找工作,可以通过上网、手机来方便地获取信息,社会变得浮躁、急功急利,等等。这些理由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但大学生还是应该趁青春多读几本书。因为青春易逝,而且也只有这时候,才有大把的时间可以用来读书,才能够静下心来认认真真读书。一旦走上工作岗位,无论是时间还是心境,都不允许我们好好读书、特别是读哪些大部头的书。青春作伴好读书。等到我们步入社会工作时才发现脑海中有太多空白需要填补,有太多知识需要了解,只怕再无机缘从头来过。于是,悔恨着,我们就老了。
有一句话这样说,当你的才华还撑不起你的野心,你就应该静下心来学习。经过十年寒窗苦读的大学生,应该比谁都明白:再不读书,我们就老了。这个世界可以浮躁,但我们的内心不能浮躁。须知,读书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一粒一粒的种,必有满仓满屋的收。寒假已至,春节临近,既是亲人团聚的好日子,也是我们读书学习的好时机。趁青春还在,人生未老,每一个人都应该抓住难得的时光,为“遇见更好的自己”尽可能多读一点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