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跨入一个新的年龄段,起初自己并无觉察,人之成为中年者,并非生理进程的结果,常常是心理因素使然。如果自以为年轻,就会充满活力,什么都敢跃跃欲试;反之,则会有迟暮之感,不再敢图进取。因此,那个绝对的年龄数字往往并不反映实际。
但是,年龄的增长又是客观存在,而且随着岁月的流逝,它会越来越让人“触目惊心”,有时甚至成了促人老的催化剂,不是常有人以“唉,一岁年纪一岁人啦”来不断提醒自己的老化吗?
既然年龄给人以如此大的影响,我们何不尝试在年龄上做做文章,使自己“变”得年轻?我们大可用“减去十岁法”让时间在心里逆转。这并非“自己朝怀里作揖”式的自我安慰,求得盲目乐观;而是真的那样认为,那样憧憬。果如是,你就有可能由暮气渐生的中年人一跃而变为英姿勃发的年轻人,那心里该是多么滋润,陡生了多少锐气,增添了多少坦然!虽然可能容颜依旧,但并不妨碍你从此按年轻人的心性立言行事:少一些老成,多一些稚嫩;少一些嗟叹,多一些乐观;少一些城府,多一些直抒胸臆。恣意纵横,重施抱负,再展宏图,这该是何等快意、何等辉煌的人生!其实,步入老年的朋友也大可一试。
中年是人生的转折期,既有失望也有希望,既可沉沦也可奋发,既可趋于老迈也可焕发青春。套用诗人臧克家《有的人》里的诗句,我们可否这样说:“有的人年轻,但已老了;有的人老了,但还年轻。”人生最宝贵的是一股朝气,朝气的有无,不在年龄的大小,而在心志的高低。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