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小寒为“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云:“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小寒与大寒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最末两个节令。进入小寒、大寒,一般年份下,也就进入一年中最冷的“三九、四九”时间了。乡谚云:“热在三伏,冷在三九”。又云:“三九四九,合门叫狗”。过去,小孩儿拉下屎,大人便唤狗舔屎,进入隆冬寒月后,叫狗都不敢敞开门,只能拉开一条门缝儿,以防冷风寒气进入室内,由此可见,这三九、四九是何等的冷冻呵!
童谣云:“小孩儿小孩儿你别哭,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节后的小寒、大寒既是农人聚在背风向阳地方曝日负暄的消闲时光,也是筹备一应过年所需的最忙碌时节。腊月二十三日前,人们就开始打扫屋子了(古书上称除尘),各家主妇用扫帚和笤帚把室内各个角落的灰尘都清除得干干净净,就连炕席下的尘土也要清扫得纤尘不留,寓意除旧布新,晦气除而新气生。屋子打扫后,就要磨豆腐、生豆芽、酿黄酒、蒸黄馍馍了。紧接着的活计便是糊窗户。窗户糊好之后,主妇顺便会把家里的锅台、柜面等揩拭一新,这样,室内就真正的是窗明几净了。赶腊月集也是庄稼人不能耽误的事儿。赶集一是为了卖,一是为了买。卖是卖自己家的猪肉、羊肉、萝卜、红葱、黄米、绿豆及鲜活的大红公鸡等“剩余农副产品”;买是买回糊窗户与灯笼所需的白麻纸、剪窗花的五色纸与写春联的大红纸、敬神与祭祖所用的黄表与香烛,以及万不能缺少的鞭炮与礼花,还有擀杂面所需的沙蒿、炖肉炒菜必不可少的各类调料、吃饺子佐味的红皮大蒜、炸米糕用的小麻清油、招待亲朋的香烟与烧酒、贪嘴小孩儿喜爱吃的糖果等等,所有这些,一样儿也不可或缺。
小寒大寒,真是为年节而忙碌的时令呵!
寒至大寒,寒冷至极。古人云:物极必反。寒冷到了极限,就会逆向转变。这正如我在一篇短文中写道:“在寒冬腊月里,身穿皮衣、头戴皮帽的冬爷爷已经手握春之门辅,开始叩响春之门环了;而春之门内,春姑娘会柔声寻问:‘谁呀?等一等,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