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让他三尺又何妨

(2014-12-04 01:14:30)
标签:

六尺巷

法治

六旬老汉

层面

《齐鲁晚报》

分类: 东西南北

    山东日照俩六旬老汉素来不和,一人家的墙倒塌了,怀疑是另一人所为,因此打起架来。其中一人将另一人打成轻伤,被判管制6个月。(据11月28日《齐鲁晚报》)

    因为生活中的琐事而“升级”到刑事案件,并不鲜见。更有甚者,一句谈话不合、一个眼神不当、一副神态不爽,竟能酿成命案。从道德层面到法律层面,有时看似离得挺远,又仿佛只隔了一张纸那么近——近到只在一瞬间,事情性质完全变了。

    “人之谤我也,与其能辩,不如能容;人之侮我也,与其能防,不如能化。”这是智者教导我们立身处世的方法。用这种和平、友善、宽容的态度做人,行之于世,有莫大收益。清代张英“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的气度,以及邻里造房各让三尺的“六尺巷”佳话,值得我们借鉴与效仿。

    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都具有这样的胸襟。在日常交往中,产生这样那样的摩擦和矛盾不可怕,可怕的是,忘记了法治而被激动的情绪冲晕了头脑。当别人“谤我”“侮我”之时,固然做不到“能容”“能化”,也应该拿起法律武器而非盲目冲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快节奏与纷繁复杂的社会,需要每个人不断提升道德修养和涵养,也需要提升法治意识,滋养法治精神。讲道德与讲法治,都是现代人必备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