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的读书方法
(2014-11-23 20:56:52)
标签:
读书人
学问
佛经
张读
博闻强识
|
分类:
散文随笔
|
一代大师南怀瑾先生于2012年10月1日去世。他一生博闻强识,著述颇多,“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经纶三大教,出入百家言。”这得益于他的读书有方。
诵读法。南先生主张读儒家书必须诵读。所谓诵读,就是“高声吟哦朗诵起来,把自己的感情放进去,可以与书中人物打成一片。如读《论语》,有时好像自己就是孔夫子了,在无形之中,又是一项德育的潜移默化。而在生理方面,又等于做了深呼吸,炼了气功。”这种诵读法为读书人打下了坚实的童子功,至今仍是读国学的不二法门。
圈点法。南先生很有学问,这与他读书下功夫圈点不无关系。他说:“……实际上一辈子在外面卖弄的,就是13岁以前的东西。比如《资治通鉴》,13岁以前,我已经圈点过三次了。古书没有标点,我一边读一边圈点,每一遍用不同颜色的笔圈点,不懂的地方拿给老师看,这样就会背来。”这种圈点的方法,是过去读书人常用的方法,也是考验读书人的基本功。
交叉阅读法。南先生在读书时,桌上放好多种书籍。如他把佛经跟其他类的书摆在一起,然后政治学跟武侠小说摆在一起,“我想大家跟我一样,最喜欢看小说。我看书是这样的,一边是佛经,一边是些很难思考的问题之类的书,一边又是小说。因为看到思想不通的时候,就抓起那个小说来看,哈哈一笑,把脑筋换一换。这是做学问的办法喔”。这种交叉阅读,互不混淆,又是一种休息,提高了读书效率。
玩味法。南先生常说“善读者玩索而有得焉”,他举孔子讲研究《易经》为例,“玩索而有得”,用玩的啊!这里“索”就是探讨。他认为读书要轻松,真正的学问要轻松,就要有一种“玩”的心态,用“玩味”的方法,领略书中大义。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