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敬父母,要常回家看看
(2014-11-04 07:43:18)
标签:
父母孝文化亲情生活方式城乡二元结构 |
分类: 散文随笔 |
从这件事不难看出现代人的纠结心态:传统的孝文化有些过时,适应现代文明和生活方式的孝道还未定型,为父母尽孝,竟有几分沉重。
身边有不少“远游”的年轻朋友,聊起远在家乡的父母,都有些愧疚:“我最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守在我身边;而他们最需要我的时候,我却远在天边。”也有些无奈:“谁不想多陪陪父母,可80后的我们为生活所迫,不得不背井离乡,一年回来一两次都不易。”
一头连着传统美德,一头连着现代生活;一头是父母亲情,一头是事业压力,一个“孝”字,常常让在外为梦想打拼的年轻人矛盾、纠结、五味杂陈。
城镇化进程中的问题更是让这类矛盾纠结的群体大大增加。城乡二元结构、地区发展不平衡,再加上家庭小型化、人口流动性增强,使得城乡“空巢”家庭大幅增长。
赡养父母、常回家看看,尚且容易做到。对于年轻人来说,更难的问题恐怕是怎么与父母心贴心地交流。孔子说,孝最难的是“色难”,面色和悦、内心真诚地对待父母。社会转型期,价值观、生活方式的代际碰撞尤为剧烈,两代人如何消解隔阂,心灵相通或许比简单的“陪陪父母”更应费点心思。
曾经有一个“亲情算法”,算哭了很多人:这辈子你还能见父母几面?假如父母今年60岁,能再活20年,你每年回家两次,还能见40面;每次待5天,还能在一起200天……
为了梦想,我们常常急于向前赶路,但或许我们也应该不时驻足回望,等一等父母日渐蹒跚的脚步,就像我们小时候,他们等我们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