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定义
(2014-09-13 15:58:22)分类: 知识窗 |
文明一词,最早出自《易经》,曰:“见龙在田、天下文明。”(《易·干·文言》)。现代汉语中,文明指一种社会进步状态,与野蛮一词相对立。文明与文化这两个词汇有含义相近的地方,也有不同。文化指一种存在方式,有文化意味着某种文明,但是没有文化并不意味野蛮。
英文中的文明(Civilization)一词源于拉丁文“Civis”,意思是城市的居民,其本质含义为人民生活于城市和社会集团中的能力。引申后意为一种先进的社会和文化发展状态,以及到达这一状态的过程,其涉及的领域广泛,包括民族意识、技术水准、礼仪规范、宗教思想、风俗习惯以及科学知识的发展等等。19世纪之前西方对文明的定义比较狭隘,认为生产方式先进,知识丰富就代表文明,而生产能力低下,礼仪不合西方的定义就是野蛮,所以当对非洲和美洲进行侵略的时候总是定义为文明战胜了野蛮,但是却没有意识到他们的行为其实是真正的野蛮。到了现代西方才逐渐认识到这种对文明的定义是错误的。
1、文明是人类创造的积极成果的总和,标志着社会进步的程度。“文明”这个庞大的概念中包括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社会文明的程度决定了个人生理需求、心理需求、伦理需求的满足程度,达到越来越文明的状态是我们国家努力追求的方向,因此纳入核心价值观十分必要。
理解文明需要多重角度。从个体文明与社会文明的关系来看,社会文明的程度决定着个体文明的程度和水平,每个个体连结在一起构成了社会文明。从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的关系去理解,各种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的文明构成了整个世界文明。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中始终没有中断的文明之一,形成了具有顽强生命力的中华民族精神,是我们在倡导文明的价值观时最重要的宝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