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是我国特有的蔬菜之一,已经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汉代规定:每人种榆、薤、葱,还要种一畦韭。后周时,皇帝亲自下令:“课民种木及韭。”数以千年以韭菜佐餐,国人总结出诸多美食经验。民间有“韭菜两头鲜”的说法,意思是韭菜在春秋两季食用最为鲜美,即“春韭”与“秋韭”,秋天的韭菜窜苔,结出伞状相簇的白色花蕾,是秋韭中的精华,称作“韭菁”。
韭菜花古称“菁”,《说文解字》解释:“菁,韭花也。”汉朝崔寔在《四月民令》中记载:“八月收韭菁,作捣虀。”两千年前的初秋时节,看到韭苔顶部冒出簇簇白色花蕾,在韭花尚未全部开放时,先民们把韭花采摘下来,洗净后放入臼中加盐粒捣碎,制成秋冬季节的绝佳的调味品——韭花酱。
用韭菜花酱佐食肉类,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元代许有壬《韭花》诗曰:“西风吹野韭,花发满沙陀。气较荤蔬媚,功于肉食多。浓香跨姜桂,余叶及瓜茄。我欲收其实,归山种涧阿。”韭菜花缓解了肉类的肥腻,使得吃肉不仅仅是一种充饥果腹行为,更是一种享受食物的美妙过程,这种独特的美食方法一直流传至今。如果不喜欢吃肉,把腌制脱水的黄瓜切成条状,拌上韭菜花酱,亦别有一番风味。
韭菜花并非单纯意义上的美食,还能够开胃生津、增食欲、促消化。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韭菜花营养丰富,富含维生素、蛋白质、钙、磷、铁、胡萝卜素、核黄素、抗坏血酸等多种有益人体健康的物质,既是美食又有着十分广泛的食疗价值。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