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书法需要师前人、师能者,还要有造化,有悟性。怀素“观夏云多奇峰,辄常师之,夏云因风变化,乃无常势。又遇壁坼之路,一一自然。”张旭见“孤蓬自振,惊沙坐飞,思而为书,而得奇怪。”又“见公孙大娘剑器舞,始得低昂回翔之状”。生活阅历也总能成为滋养艺术的营养,人的精明干练、沉稳执著也在影响着书风。 书法,余事也。从古到今,本没有专业书法家,王羲之曾任右军将军,《兰亭集序》是法帖之外,也是传世的一篇美文。王献之任中书令,怀素以书法知名,其实也是有学问的诗僧,孙过庭官右卫胄曹参军、率府录事参军,更是博雅能文,《书谱》文书俱佳,妙不可言。现代以来,康有为、沈尹默、谭延闿、于右任、谢无量、林散之等人,有的是大儒、有的是诗人、有的是政治家。上乘的书法只能是综合学养达到一种境界之后的自然流露,不可否认刻苦临习、精研笔法的重要性,但是如果只是闷头临写,即便入了什么协会,也只是一个写字匠。
学书功夫不在字的本身,而在于个人的修为和素养。首先要从做一个好人开始,字如其人,人正则字立。还要从文学、艺术、哲学、阅历等诸多方面汲取养料,尽量做到博学多识,因为艺术是相通的。悟性尤为重要。
学无止境,艺无止境。
(戚平然)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