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闲章
(2014-08-31 20:46:40)
标签:
闲章姓名章中国画诗书画中国人 |
分类: 散文随笔 |
|
大概只有中国人——而且是有点名堂的中国人,才会在写文章的时候开头不久说:“闲话少说,言归正传。”既然是“闲话”,为什么还是要说呢?可见这是装腔作势,这是一种“修辞”。没有“闲话”就进入不了“正传”。
按文人的说法,“闲”是至高的境界,也是人求之不得的生活。能“闲”那是很牛的活法——当然你要“闲”得从容,吃喝玩乐不愁。这真的需要大本事。古人说:“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诗人程颢说了,只有在“闲”中才能悟到人生与宇宙的终极真理。而“偷得浮生半日闲”,可见“闲”之不易得。人生在世,如何“闲”得了。
中国人是有办法的。中国画就是办法。中国画是诗书画印合一的一种艺术形式。在这里,诗书画是“正传”,而印则是“闲”话。看画的人——绝大多数在绝大多数时候,都不会特别注意到印的存在。而印,只不过是一个“签名”——一个署名权的印记而已。但是,中国人在姓名章之外又发明了闲章,这是闲外之闲。但,这章,它并不“闲”着,闲章不“闲”,它是个管“闲事”的人。管闲事的一定不是闲人,他忙得很。闲章管的地方倒是“闲地”——那些空着的不用放什么的地方。但他非要来管——他以为这地方空着是不对的。于是他——闲章就自己登场了,而且,他一登场就成了主角。“闲”,其实是一种策略一种计谋,他在你不注意的地方抢滩——还摆出一副若无其事的“闲”样。中国的老百姓有说,“一闲出百丑。”“闲章”,就是出印章的丑。但戏曲,讲的是“生旦净末丑”不可缺一。而到了当下的现代中国,则是“丑角”当道——娱乐圈如此,其他圈也是如此。
姓名章只能盖一个,而闲章,则要看你的本事,有本事则多多益善。而看画者,多是关注你的闲章。闲章,在中国画中开辟了更多的文化空间,开辟了更多的意义可能性。
前一篇:爱是永恒的主题
后一篇:古诗词是语言文化中的精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