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鲁迅的节俭与大方

(2014-08-17 22:42:34)
标签:

鲁迅

孙伏园

鲁迅先生

校样

报馆

分类: 散文随笔

    当年,鲁迅先生的节俭在朋友圈里是出了名的。

    鲁迅的一条棉裤穿了十几年,不肯换,家人无论怎么劝说也不换。孙伏园受周老太太的委托劝他换一条新的,但鲁迅依然不肯,说:“我岂但不穿棉裤而已,你看我的棉被,也是多少年没有换的老棉花,我不愿意换。你再看我的铺板,我从来不愿意换藤绷或棕绷,我也从来不愿意换厚褥子。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就被生活所累了。”

    鲁迅很喜欢北方口味,许广平想请一个北方厨子,但鲁迅嫌开销太大,那时请一个男用人,至少要十五元钱的工钱。

    家里若是来了客人,菜食很丰富,鱼,肉……都是用大碗装着,起码四五碗,多则七八碗。可是平常就只三碗菜:一碗素炒豌豆苗,一碗笋炒咸菜,再一碗黄花鱼,很简单。

    鲁迅出书的校样,都用来擦桌子,或做别的什么。有时请客人在家里吃饭,吃到半道,鲁迅就拿来校样分给大家,客人接到手里一看,这怎么可以?鲁迅先生说:“擦一擦,拿着鸡吃,手是腻的。”

    鲁迅备有两种纸烟,一种价钱贵的,一种便宜的。贵的用来招待客人,便宜的,留着自己平日用。上街买东西回来,用来包东西的牛皮纸并不扔掉,而是折起来,用小细绳系一个活扣,准备着随时用来包装别的东西。

对前来求助的文学青年,鲁迅却是出手很大方的。

    有个青年学生,叫许钦文,曾持着孙伏园的信,去找当时在教育部里任职的鲁迅先生,让他帮着找工作。但当时教育部不需要人手,鲁迅为没能帮到他而自责,就把自己身上仅有的20元钱给了他。

   还有一位青年学生,到了上海找到了鲁迅,鲁迅收留他,提供吃住。这位青年后来还找了一位女朋友,两人心安理得地在鲁迅家坐食。再后来,还要求鲁迅一定要为他谋一出路。鲁迅去找郁达夫,让他为这青年去谋一职业,假使真的找不到职业,那么就请一家书店或报馆在名义上用他做事,而每月的薪水,由鲁迅自己拿出,由郁达夫转交这书局或报馆,作为月薪来发给。

    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                                                     (曹春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