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夏”之后贴秋膘

标签:
立秋吃法处暑苦夏红烧肉 |
分类: 知识窗 |
|
天儿进了八月,转眼就立秋了。
您有没有隐隐约约觉得有一丝凉风儿下来?再过六七天,清早起来草地上就能见到露珠。小风儿一吹,树上的知了儿叫个不停,这就是古人说的“寒蝉鸣”。
尽管“秋老虎”的余威未尽,这天儿也依然是闷热潮湿,但立秋毕竟意味着秋天开始了。晚上睡觉,您就得适当多盖上点儿。
古书上说:“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春华秋实,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立秋之后,地里的玉米抽雄吐丝;中稻,开花结实;大豆,开始结荚;土里的白薯也开始迅速长个儿了。要是这几天能下场小雨儿,那可就是“立秋雨淋淋,遍地是黄金”了。
贴秋膘,是很多地方立秋的风俗。闷热的夏天人们胃口不开,吃的普遍比较清淡,体重也难免减去几斤,有人管这叫“苦夏”。这秋天到了,自然得补一补不是?可以尝尝水晶肘子,也可以来顿有肥有瘦的红烧肉,既解馋又有营养。红烧肉不分菜系,各地都有各地的吃法。山东有咸鲜酱香的鲁味红烧肉,苏州有浓油赤酱、甜而不黏的苏式红烧肉,要是到了湖南,流行的是红亮微辣、不加酱油的毛氏红烧肉……
早先,立秋还有称体重的项目,为的是和“立夏”那天的比比,看看到底瘦了多少。尽管现在以瘦为美,但您想称称也未尝不可,全当是个乐呵。
立秋之后,暑气即将消去,所以下一个节气叫做处暑。
处,是去的意思。也就是夏天已经离去,暑气到此为止了。俗话说:“处暑寒来”。过了处暑,气温明显下降,田野间的小鸟也多了起来。老鹰把抓到手吃不完的小鸟放到地上。草木开始泛黄。在农村,到了收获作物的季节。过不了多久,就是一片“家家场中打稻忙”的情景。
处暑的时候,很多地方有吃鸭子的传统。像什么白切鸭、核桃鸭、子姜鸭、百合鸭等等。当然,要是您在北京,就必得吃上一顿烤鸭。
北京填鸭生性怕热,夏天的时候减肉掉膘,吃起来发柴。可一进了处暑,鸭子是又肥又嫩。再加上天也不潮了,鸭坯也干松了,烤出来的鸭皮是又酥又香。
烤鸭原本是南京菜,后来沿着大运河一路北上,在山东卷进了煎饼,加上了大葱,后来进了北京,发展成荷叶饼抹甜面酱、裹葱丝的吃法。不过烤鸭的吃法还可以有很多变化。比方说,可以把荷叶饼换成空心儿芝麻烧饼。那鸭肉可以蘸上酱油泡的捣烂了的蒜泥,再配上萝卜条。这种吃法舒爽似秋,比葱丝抹甜面酱更杀口、更解腻,也更考究。还有,既不蘸蒜也不就葱,而是蘸着白糖吃酥脆的鸭皮,这可是过去大宅门儿里太太、小姐们的吃法。
而比较西式的吃法呢,是把鸭肉抹上黄芥末酱,用生菜叶卷着吃。当然,还有回归自然的吃法——什么都不蘸,就那么直接吃,这样最能品出烤鸭的真味。
前一篇:窗
后一篇:清廉是对家人的最好馈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