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肠胜过刀枪的奇迹
(2014-08-06 11:36:02)
标签:
俾斯麦
决斗
腊肠
武器
刀枪
|
分类:
散文随笔
|
十九世纪德国科学家维磋就遇到了这样的事。一天,他正在潜心进行细菌研究,突然接到了一份决斗邀请。从没接触过任何武器,连武器都不会拿,如何去决斗!发出邀请的且是杰出的决斗家俾斯麦,不仅决斗经验丰富,而且从来都是以决斗解决事情,因为对于他来说,每次决斗都是胜券在握。维磋十分后悔,不该为了一份道理惹恼俾斯麦。但世上从来没有后悔药可吃,按当时的习俗,决斗邀请也不能不接受。
约定的时间到了,这天,俾斯麦掂量对手后,显得更加从容与大方,他让维磋优先选择决斗武器。接下来,倒是俾斯麦吃惊了!因为维磋既不挑选刀剑,也不选择手枪,而是拿出他事先准备好的两根腊肠,维磋对俾斯麦解释说:“因为我是一个科学家,对其他的武器一窍不通,所以选择腊肠作为决斗武器。这腊肠一根十分可口,一根却灌满了致命的细菌。”他看了俾斯麦一眼说:“来吧,亲爱的朋友,你选择你的‘武器’,我们一起吃吧!”
在决斗场上从来都是信心满满的俾斯麦这一下如同被刺穿了的气袋,顿时瘪了下去,只见俾斯麦涨红着脸,愕然半晌,然后转身离去。第一次让世上出现了腊肠胜过刀枪的奇迹。
《道德经》第七十三章云:“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意思是:一个人遇事不顾客观条件,只知一味坚强,则充满凶险;知己知彼,不强便弱,则往往能化险为夷。
两兵相遇,勇者胜,勇于敢是必须的,人们不看好的只是匹夫的逞一时之勇;不敢是必要的柔弱,并非胆小怯懦。由此看来,敢与不敢都是基于深谋远虑、审时度势的智慧。
维磋的以腊肠为“武器”,俾斯麦果敢地退出决斗,皆是一种智慧,正是凭着这种智慧的敢与不敢,使得他们“双赢”,写下了一曲智慧的胜利之歌。
(戚平然)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