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魏徵《魏郑公文集·谏太宗十思疏》)
〔译文〕想要树木长得高大,一定要巩固树根;想要河水流得远,一定要疏通源头;思虑国家如何能够安定,一定要积累道德和仁义。
〔释义〕在魏徵写给唐太宗的“谏太宗十思疏”里,第一句“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是说大树要长得好,最重要的根要扎牢;第二句“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是说你要河流能渊远流长,最重要的是它的源头活水要清澈,这个都有含义!我们今天当官、做父母,没有做好榜样,那个源头就污染了,怎么可能后面会清澈?因为上行下效。从这些经句当中,我们都应深刻认识到,官者、父母者时时把进德修业放在心上,时时以天地万物为师,看到树木想到扎根重要,看到河流想到源头重要。所以最后“思国之安者”,国家、家庭要安定,“必积其德义”,你的德行、你的道义要做好的榜样,你这个家才能渊远流长,这个国家才会安定,必积其德、义。
一千多年前的先哲,借助形象生动的比喻,指出了世间万物发展的必然规律与因果关系! (戚平然)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