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修身的现实意义

(2014-07-28 10:09:04)
标签:

道德修养

品德修养

安身立命

我们

身心

分类: 散文随笔

    

    “修身”一词在辞典里的解释是这样的: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统中,修身一直作为培养人才的首要条件。有关修身的经典名句数不胜数,最有名的,当属《礼记·大学》里的那段话:“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它明确地强调了人的道德实践对于理想的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只要每个人道德修养好了,那么“家”可以齐,“国”可以治,“天下”可以太平。

    这种正己、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修身最高境界,未必是我们普通人能够达到的。我们普通人只要一生平平安安、快快乐乐就足够了。要平平安安、快快乐乐,人又应该如何作为呢?有句成语叫安身立命,按儒家的传统,人只要对自己有道德修养上的要求,使自己达到身心和谐的境界,并且言行符合“做人的道理”,那么他(她)的生活就会有着落,精神就能够安定,就能够在这世上“安身立命”。这个“做人的道理”和道德修养上的要求,在我们这个有几千年文化精髓的文明古国有很多。

    世事变迁,时代的车轮转眼行至现代社会。受各种思潮影响,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人们似乎忘记了修身养性的必要性。人们尽情享受着现代社会带给人的便利以及追求个性,张扬之美。很多人的确有条件,他们在无止境地追求感官享受;很多人没有条件,但也要创造条件,也在无止境地追求感官享受,结果,很多人都身心失调,人格分裂,有时甚至是道德沦丧,自身失去了自我身心内外和谐的表现。与此同时,西方文化汹涌而来,多元的文化背景中,我们置身于多重价值观念的碰撞。复杂的社会现实和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使我们的人生选择尤为艰难。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很多传统观念、道德伦理都受到了极大冲击,尤其是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都发生了许多改变。在这种时候,人们在道德上的自我教育以及个人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知识技能等方面所进行的勤奋学习和教育修炼的功夫,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为迫切需要和重要。此时,如果你不讲修身养性,没有高尚的审美情趣,你就可能管不住自己,被声色犬马所诱惑并迷失方向,人格和品质就可能滑向无底的深渊。社会上曾经出现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其实就是修身思想被颠覆的结果。所以,从这些角度看,中国传统文化提倡的修身,对于处于商业社会的我们来说,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在这个开放的年代,注重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是每个社会成员必须严肃对待的重大问题。作为官方来说,如果不通过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使广大社会成员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那么,人们的道德水平不仅不能提高,反而会出现损公肥私、贪污腐败、假冒伪劣、坑蒙拐骗等不良及丑恶现象,从而败坏整个社会风气,也会发生贩毒走私、迷信邪教、抢劫凶杀、网上犯罪等违法行径,从而破坏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作为个人来说,修养好自身品德,不但可以获得家庭的幸福,而且会获得事业的成功,直至人生的圆满。

    至于修身的方法与好处,我们的先辈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不过,修身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我们付出一生的努力,愿我们每个人能在繁忙之余,将我们所思所想,都集中到“今天我的品德修养提高了多少”上,这样持之以恒,我们的恋爱与婚姻、工作与事业、从政与经商等都会一帆风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