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中,许多时候,我们往往强调做人应当自强、自立,却较少提到自律。其实自律也是非常重要的。做人如果不能做到自律,要想使自己在人生的发展中一帆风顺几乎是不可能的。自律是做人必须遵循的一项原则,甚至比自强、自立更为重要。
何谓自律?乃是“自己约束自己”之意。看起来,这无关大雅,没什么大不了,谁都会说“做人应当学会约束自己”,可是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却并非易事。因为不能做到自律,最终导致失败甚至断送性命者也大有人在。
纵观中国古代的各个朝代的更替,我们便不难发现,一个国君能否自律对一个国家的影响是极大的。孔子说“己不正,无以正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国君或者大臣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自律,为士兵和百姓树立榜样,那么指挥起来,统领起来必定得心应手,反之则不然。宋朝晚期,自皇宫至民间,非常盛行斗促织,也就是斗蟋蟀。皇上喜欢斗蟋蟀,做臣子的,有的为了得到皇上的宠爱,于是到处寻找蟋蟀,如此以来,给百姓造成的祸害是极大的,有的人因为找不到蟋蟀,被逼迫到家破人亡的地步。似此,宋朝不亡才怪,虽然有一些无可更改的历史原因,比如敌我双方的实力悬殊,指挥的统帅不得力,以及天时、地利等因素,但与国君与大臣们不能严于律己,即不能自律,也是有很大关系的。
现实社会中,也是这样,有些人在贫穷的时候,老老实实的,不会出什么问题,更不会干一些违法犯罪的事情,然而一旦自己掌有重权时,却难以把持自己,被别人拉下水,或者自己腐蚀自己。最终走向损人利己的道路,甚至以公肥私,视国家与人民的利益于不顾。到头来,落得蹲大狱的结局,更有甚者,走向了人生的“断头台”。岂不悲哉?
人应当学会自律,而且必须做到自律,只有如此,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才能更快更早地获得成功。这绝非危言耸听,因为只有自己学会自律,懂得自律,才会时刻想到要严格要求自己,这样一来,自己的各方面素质也将进一步得到提高,成功当然也就越快。尤其是那些从事管理工作的人,更应如此,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只有自己自律了,你才能够要求别人做好。
加载中,请稍候......